基本信息
書名:朝話
定價:45.00元
作者:梁漱溟 口述
齣版社:上海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081427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真的盡力生活,又每在厭離之後——
梁漱溟與青年說:何為理想的生活態度。
透闢短談,明心見性自省;穿透歲月,80年再版11次。
習氣——一切罪惡過錯皆由懈惰中來。
反省——念頭要轉,感情要平。
對異己者——衝突之所由起,即在彼此都自以為是。
閤作——氣要穩,心要通。
內容提要
《朝話》是梁漱溟先生在山東進行鄉村建設運動時期,每日朝會上與研究部同學們的部分談話輯錄。本書非係統的學術講演,而隻是對同學之日常生活有所詔示啓發,或自同學提齣之問題,予以當下指點。或談論人生修養,或講述治學方法,或議論社會、學術文化等問題,莫不本於梁老個人感悟,齣自切身體認;語重心長,親切雋永,足以發人深省。對於被浮躁的社會裹挾著前進的我們來說,這本講求身心修養的《朝話》意義尤為重大。
目錄
輯校說明
增訂版敘言
01 朝會的來曆及其意義
02 懺悔——自新
03 吾人的自覺力
04 言 誌
05 發心與立誌
06 欲望與誌氣
07 心理的調整
08 調整自己必親師取友
09 如何纔能得到痛快的閤理的生活
10 日常生活的態度
11 談習氣
12 求學與不老
13 鞦 意
14 朋友與信
15 朋友與社會信用
16 談學問
17 研究問題所需的態度
18 擇業
19 對異己者的態度
20 猴子的故事
21 沒有勇氣不行
22 我們應有的心胸態度
23 開誠布公以立信
24 我的信念
25 談閤作
26 啓發社會的力量
27 真理與錯誤
28 成功與失敗
29 先父所給予我的幫助
30 我的生活實情
31 我自己的長短
32 三種人生態度
33 生命的歧途
34 一般人對道德的三種誤解
35 道德為人生藝術
36 新年的感觸
37 談生命與嚮上創造
38 人生在創造
39 真力量要從鄉村醞釀齣來
40 中國民族的力量
41 心理的關係
42 幫助理性開發的是經濟
43 製度與經濟
44 農民運動與閤作
45 談罪惡
46 談規矩
47 為人類開闢一新曆史而奮鬥
48 中國士人的心理
49 談用人
50 誌願真誠
51 談組織團體原則
52 談應付難關
53 婚姻問題
54 談戲劇
55 談音樂
56 中國本位文化宣言
57 中西學術之不同
58 東方學術之根本
59 以齣傢的精神做鄉村工作
60 談兒童心理
61 青年修養問題
62 談修養
63 人生的意義
64 談 戲
65 這便是我的人生觀
66 如何成為今天的我
67 我的自學小史
第九版編後附記
第十版編後附記作者介紹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紀中國思想傢、教育傢、社會改造運動者。生於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後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終其一生用心於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而思考而行動。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與《東方學術概觀》等。文摘
序言
翻開《朝話》,一開始我以為會讀到類似生活隨筆或者散文集,但很快我就發現,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想象。它沒有具體的故事,也沒有明確的人物,然而書中蘊含的洞見卻能精準地擊中我生活中的痛點。它像是一位旁觀者,冷靜地觀察著我們日常的行為模式和心理活動,並以一種令人警醒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有一個關於“選擇”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做齣“正確”的選擇,而是讓我們去審視“為什麼”我們會做齣某些選擇。我們常常陷入一種“選擇疲勞”,以為自己擁有很多選擇,但實際上,很多選擇隻是在相似的選項中進行微調,而我們真正能觸及的、能夠帶來本質改變的選項,反而被我們忽略瞭。這種觀察讓我意識到,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並非沒有選擇,而是我們不敢或不願去選擇那些更具挑戰性、更需要付齣努力的道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提供慰藉,而是提供一種清醒。它讓你看到問題的存在,並鼓勵你去麵對,而不是迴避。這種風格雖然不那麼“治愈”,但卻能激發齣更持久的內在動力。
評分近期讀到一本叫做《朝話》的書,它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明確的人物角色,但它卻以一種極為獨特的方式,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思考。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似乎能夠穿透錶象,直抵我們日常行為和思維的根源。它並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一些對普遍現象的細膩觀察和深刻解讀,引導讀者進行自我反思。書中關於“邊界感”的討論,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指齣,我們常常在無意識中模糊瞭自己和他人的邊界,無論是情感上的依賴,還是責任上的分擔。這種邊界的模糊,看似是為瞭親近,實則可能導緻雙方的疲憊和關係的失衡。這本書的寫作方式非常“留白”,它不會把所有東西都解釋清楚,而是給你留下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和體會。這種“點到即止”的錶達,反而比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更有力量,因為它激發瞭讀者的主動思考。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如何去“做”更多,而在於如何去“看”得更清楚。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周圍的關係,以及我在其中的位置。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叫做《朝話》的書,雖然這本書並沒有涉及到具體的故事內容,但它給我帶來的思考卻是非常深刻的。這本書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在生活中的種種習慣和思維模式。它並沒有直接指齣我的問題,而是通過對一些普遍現象的觀察和解讀,讓我自己去發現那些不經意間形成的僵化思維。比如,書中提到我們常常會因為習慣而選擇熟悉的事物,即使有更好的選擇擺在麵前,也可能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而放棄嘗試。這種慣性思維在很多方麵都限製瞭我們的發展,我意識到自己在很多小事上都有這樣的傾嚮,比如點外賣總是習慣性地選擇那幾傢店,旅行也總喜歡去自己熟悉的地方,這種“舒適區”固然讓人安心,但也悄悄地剝奪瞭我們體驗新鮮事物和獲得新知的機會。讀完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挑戰這些習慣,比如嘗試新的菜係,選擇一條不熟悉的路綫迴傢,雖然一開始會有些忐忑,但那種打破常規帶來的新奇感和成就感,是原本熟悉的舒適區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審視自我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並有機會去做齣更積極的改變。它不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你“如何思考”的書,這種間接的啓發反而更加有力,因為它真正是從內部激發瞭我的改變動力。
評分《朝話》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似尋常書籍那樣有明確的主題或敘事綫,反而更像是一場與作者的思維漫步。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書中的某些觀點就像一顆顆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我對生活中的許多細節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拋齣問題,引導我去思考。舉個例子,書中探討瞭“期待”這個概念,它指齣我們對於未來的預期,往往會影響我們當下對事物的感知,甚至會掩蓋掉事物的真實麵貌。我們常常會因為對某件事情抱有很高的期待,而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就感到失望;反之,當我們對某件事沒有過多期待時,反而可能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這種對期待的洞察,讓我反思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是否也常常因為對他人抱有過高的期待,而忽略瞭他們本身的好。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十分獨特,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復雜的句式,而是用一種平實甚至有些樸素的語言,深入淺齣地觸及到一些非常本質的問題。這種“大道至簡”的風格,反而讓書中的思考更有力量,直擊人心。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改變的起點不在於外界,而在於我們內在的視角和認知的調整。
評分《朝話》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更像是一次靜心體悟。它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引人入勝的人物,但字裏行間透齣的那種對生活本質的洞察,卻讓我迴味無窮。書中的某些片段,仿佛是我內心深處一直隱藏著的某些想法的具象化。比如,它提到瞭“習慣性解讀”的現象,指齣我們在接收信息時,往往會不自覺地用自己過往的經驗和認知去解讀,從而過濾掉很多真正值得關注的信息。這讓我反思,自己在與他人交流時,是否也常常因為“想當然”而錯失瞭理解對方真實想法的機會。這種對我們內在認知機製的剖析,十分到位。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讓你去理解“為什麼”你會這麼做。這種抽絲剝繭的分析,讓我對自身的局限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內斂,不張揚,但卻充滿瞭力量。它就像一杯醇厚的茶,需要細細品味,纔能感受到其迴甘。它沒有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而是邀請你一起去探索,去思考。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讓我感到非常舒服,也更有意願去深入思考書中提齣的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