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式占
定價:32.00元
作者:陳居淵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19592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對於現代人來說,方術是個既熟悉又隔膜的現象。有的人籠統地把方術等同於迷信,這其實是不大恰當的。如果就學術與科學的關係而言,更不能簡單地將它予以否定。
本書從勾勒式占的起源、錶現形式及基本特徵著手,通過對奇門遁甲術的重點剖析,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式占的基本內容、理論及語言模式,並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加以詮釋和評價。
內容提要
占蔔術是世界性的曆史文化現象,生命力頗強,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産生,直到今天仍成為世界性的熱門話題。與世界各國的占蔔術相比,中國傳統文化的式占,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源流、方法、觀念和社會文化價值及地位。要全麵而深入地瞭解中國龐大而豐富的傳統文化及其內涵,不能將式占置之不顧。
式占一直被認為是神秘、迷信的,長期以來,已有意無意地被劃入不值得研究或不準許研究的禁區。又因其本身光怪陸離,而被當成糟粕,並為文化人所不齒,被擯棄於中國傳統文化史研究範疇之外。也正因此,人們對式占的認識更加隔膜和模糊。誠然,式占不符閤現代自然科學的框架,但要瞭解乃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因此而把傳統文化體係中的這一有機部分割裂。
令人感慨的是:式占早已風靡歐美、日本等國,並為海外異域人士所矚目,其中原因固然雜有獵奇的成分,但也不無深刻的社會根源。它啓示人們:式占絕非一團糟粕,不可概之為虛無。
當今,隨著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式占在已逐漸被人們談論,並引起濃厚的興趣。伴隨著這種興趣與好奇心而來的,是極需要有深入淺齣地介紹式占的讀物,本書便是為適應這種需求而寫的。
目前,雖然已有一些學者對式占進行瞭新的探索,並取得瞭的成果;但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仍隻將式占當作一種時髦古董,或冠之以玄學色彩,或附以種種雅號,與科學等量齊觀;或將之與宗教糅和混雜,片麵誇大瞭式占的深奧與魅力,給式占增覆瞭一層現代色彩的神秘麵紗。至於式占究竟是何物,如何發展、演變,其理論基礎與依據何在,對傳統文化有哪些具體影響等,至今仍是一片迷惘。
本書從勾勒式占的起源、錶現形式、各種特徵著手,藉著對式占集大成——奇門遁甲術的重點介紹,試圖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推導式占的主導思想與語言模式,並試圖從文化的角度對此作齣詮釋與評價。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居淵,1952年生,上海人。1986年考入復旦大學曆史係,攻讀中國文化史專業碩士學位。1989年考入復旦大不古籍研究所,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中國哲學史教研室教授、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教授。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曆史上的那些神秘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關於古代智慧和占蔔的記載,總覺得其中蘊含著我們現代人難以理解的深邃哲理。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它所吸引。封麵設計透露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仿佛打開它就能窺見一段塵封的曆史。書中大量的插圖都是精心繪製的,綫條流暢,色彩淡雅,將那些古老的符號、星象圖以及相關的器物都展現得栩栩如生。這些插圖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理解書中內容的絕佳輔助。例如,當書中介紹某種古老的占蔔工具時,配上的精美圖畫就能讓我們一目瞭然其構造和用途;當描述某種天文現象時,詳細的星象圖更是幫助我們快速理解其背後的運行規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重要曆史文獻和文物圖片的引用,這些圖片並非簡單的復印,而是經過精心篩選和排版,與文字內容完美契閤,大大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真實感。通過這些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那些原本可能枯燥深奧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易於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並非那種陳腐的學術論文體,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帶點故事性的方式來講述。作者似乎是個非常善於講故事的人,他能夠將那些古老、復雜的概念,用非常貼近生活、易於理解的語言娓娓道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置身於古代的某個角落,親眼目睹那些事件的發生。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瞭大量的曆史典故和民間傳說,這些故事性強的素材,讓原本可能嚴肅的內容變得輕鬆有趣,也更容易讓人産生共鳴。例如,在解釋某個古代占蔔原理時,作者會穿插一段與此相關的曆史軼事,或是某個著名人物的經曆,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讀者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那個原理的意義和應用。這種敘述方式,既保留瞭知識的嚴謹性,又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大量的知識,而且一點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彆齣心裁,用瞭一種復古的宣紙質感,上麵印著古色古香的紋樣,遠看就像是一件精心收藏的古董,近看又能感受到紙張的細緻紋理,仿佛穿越迴瞭某個塵封的年代。書脊的設計也很考究,采用瞭綫裝的樣式,每一頁都像是用手工縫製而成,充滿瞭儀式感。當指尖滑過書脊,那種略微粗糙的觸感,更是讓人忍不住聯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埋首書齋的場景。打開書本,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紙張和油墨混閤的獨特氣味,瞬間就能將人帶入一個寜靜、專注的閱讀氛圍。紙張的厚度適中,不會太薄以至於透頁,也不會太厚導緻笨重,無論是翻頁還是拿在手中,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質感。文字印刷清晰,字號大小也十分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裝訂也非常牢固,每一頁都嚴絲閤縫,翻閱起來毫不費力,不用擔心書頁散落。整體而言,這本書在外觀和裝幀上就給人一種非常值得珍藏的感覺,讓人還沒開始閱讀,就已經被它的“顔值”所徵服,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是它讓我對我們祖先的智慧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它不僅僅是羅列瞭一些古老的術語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去思考這些方法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宇宙觀。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這些占蔔並非是簡單的迷信,而是古人觀察自然、探索生命規律的一種嘗試。通過對天象、地理、人事等方麵的細緻觀察,古人試圖找到事物發展的內在聯係和規律。這種“天人閤一”的思想,以及對萬物相互關聯的深刻認識,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僅僅將這些視為陳舊的“舊學”,而是開始嘗試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它們,去感受古人那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這種認知上的升華,是我在這本書中最感動的收獲,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刻的體會。
評分我是一個對細節非常看重的人,尤其是在閱讀曆史類書籍時,我非常關注內容的準確性和考證的嚴謹性。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在每一章節的結尾,都會附上詳實的參考文獻列錶,包括書籍、論文、齣土文物記錄等等,這讓我能夠追溯到每一個觀點的來源,也大大增強瞭我對書中內容的信任度。在很多關鍵的論述部分,作者還會引用多方麵的史料進行對比和分析,並對不同觀點的優劣進行詳細的闡述,展現齣一種非常嚴謹的學術態度。而且,作者並沒有將這些學術性的考證過程寫得晦澀難懂,而是用一種清晰、邏輯性強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即使不是專業研究者也能理解其論證過程。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模糊不清的曆史問題時,所錶現齣的審慎態度,他不會輕易下結論,而是會詳細分析現有證據,並給齣可能的解釋,而不是簡單地斷言。這種嚴謹求實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