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圖解國富論

满28包邮 圖解國富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 经济学
  • 古典经济学
  • 图解
  • 包邮
  • 28元包邮
  • 经济思想史
  • 入门
  • 畅销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866266157
商品编码:30012726104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10-08-04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圖解國富論

定价:211.20元

作者:亞當.斯密,宗裕民

出版社:華威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8-04

ISBN:9789866266157

字数: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平裝

开本:18開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不懂不行的西方經濟學聖經
以「看不見的手」構築經濟學堡壘的堅固之石
影響歷史的十大著作之一 完整解讀了解財富的奧祕與根源
不讀《國富論》,你不會了解市場經濟
財富從何而來?又根據什麼規律在人群中分配?
經濟巨人的理性之作 一讀就懂!
《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有系統的分析了國民財富生產、分派、與持續運轉的內在規律,並提出了的「看不見的手」的觀點。《國富論》的出版是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對原著進行了充分解讀,除了闡述原著內容之外,還介紹了成書背景、作者研究、行文邏輯、和未揭示的理念等等,可以讓讀者從多種角度更全面的認識亞當.斯密和他的《國富論》。
※全新的圖解手法,令艱澀的經濟理論一目了然,為您掃清閱讀中的障礙
※忠於原著,並對《國富論》中或隱或現的思想進行全方位解讀
※總結兩百年來對《國富論》的研究成果,化繁亂為簡潔統一,解讀更深入透徹

内容提要


不懂不行的西方經濟學聖經
以「看不見的手」構築經濟學堡壘的堅固之石
影響歷史的十大著作之一 完整解讀了解財富的奧祕與根源
不讀《國富論》,你不會了解市場經濟
財富從何而來?又根據什麼規律在人群中分配?
經濟巨人的理性之作 一讀就懂!
《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有系統的分析了國民財富生產、分派、與持續運轉的內在規律,並提出了的「看不見的手」的觀點。《國富論》的出版是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對原著進行了充分解讀,除了闡述原著內容之外,還介紹了成書背景、作者研究、行文邏輯、和未揭示的理念等等,可以讓讀者從多種角度更全面的認識亞當˙斯密和他的《國富論》。
*全新的圖解手法,令艱澀的經濟理論一目了然,為您掃清閱讀中的障礙
*忠於原著,並對《國富論》中或隱或現的思想進行全方位解讀
*總結兩百年來對《國富論》的研究成果,化繁亂為簡潔統一,解讀更深入透徹

目录


章 一部偉大著作的誕生
第二章 包羅萬象的著作與難以解釋的謎題
第三章 勞動與分工
第四章 資本的流動與利用
第五章 論歐洲各國財富增長的方式
第六章 論被拋棄的重農主義與重商主義
第七章 論國家的財政
第八章 《國富論》在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
附錄
附錄1:亞當.斯密的年表
附錄2:亞當.斯密傳
附錄3:經濟學問世以來的發展脈絡
附錄4:30本必讀的經濟學名著

作者介绍


亞當.斯密(1723 ~ 1790)
西方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之一。出生於蘇格蘭,年輕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 ~ 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並發表了他的部作品《道德情操論》,因此確立了他在學術界的崇高威望。之後《國富論》的出版為他帶來了不朽的聲譽。
亞當.斯密把財富的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富裕視為政治經濟學的首要目標。他的代表作《國富論》以富國裕民為中心,有系統的闡發了提高勞動生產力、增加國民財富、使國家和人民迅速達到富足的理論和政策問題。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该书名为《满28包邮 图解国富论》,内容将围绕亚当·斯密的原著《国富论》进行深入解读、图解和现代应用,但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书名中“满28包邮”这一促销信息。 --- 《图解国富论:洞悉财富起源与现代经济脉络》 一部跨越时代的经济学巨著,一次直观深刻的财富启蒙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几部著作,以其洞察人心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由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于1776年首次发表,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更是对人类社会组织、财富创造和政府角色的首次系统性科学阐述。 然而,这部著作篇幅宏大、术语专业,令许多渴望理解其精髓的读者望而却步。本书《图解国富论》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致力于以最清晰、最直观、最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为您重构斯密的思想版图,让这位“经济学之父”的声音再次清晰地回荡在我们耳边。 一、内容导览:从分工的奇迹到看不见的手 本书并非简单的原文翻译或枯燥的理论罗列,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结构图表、流程示意图、历史情境还原图,以及现代商业案例对比,旨在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具象化。 第一部分:财富的起点——劳动与分工的魔力 斯密开篇即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一个国家的财富不在于其窖藏的黄金,而在于其国民的劳动生产力。 我们首先将聚焦于著名的“制针工场”案例。通过精细的图解,读者将直观地看到,一个工人独立工作与多人协作、专业分工后,生产效率如何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斯密对“专业化”这一现代社会组织基石的深刻洞察。本书将深入剖析: 分工的三个层次: 劳动细分、工具改良、专业化带来的技能提升。 市场规模的限制: 为什么分工的深度取决于市场的广度?我们将用世界地图和贸易路线图来展示这一点。 劳动价值论的雏形: 探讨斯密如何区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并为后世的价值理论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自由流通的引擎——价格、供需与“看不见的手” 如果说分工是财富的加速器,那么自由市场就是驱动这一切的引擎。“看不见的手”(The Invisible Hand)是斯密思想中最常被引用,也最容易被误解的概念。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使用动态供需曲线图和市场失衡与自我修正的模型,清晰地展示“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运作的: 价格机制的反馈环: 当某种商品短缺时,价格如何自然上涨,从而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当供给过剩时,价格如何下跌,淘汰低效的生产者? 个体理性与社会整体利益: 图解展示了无数逐利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是如何无意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 市场信号灯: 我们将比喻性地将价格比作市场发出的信号灯,指导资源流向最需要、最有效率的地方。 第三部分:工资、地租与利润的分配 财富创造出来后,如何在这个社会中分配?斯密详细分析了构成商品价格的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土地所有者的地租,以及资本家的利润。 本书将通过饼图和柱状图对比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行业间的收入结构变化。我们特别关注: 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探讨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短期的市场价格,而劳动投入则决定长期的自然价格。 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斯密认为,利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我们将图解资本如何转化为固定资本(机器设备)和流动资本(原材料),进而扩大再生产的循环。 工资的决定因素: 斯密对最低生活保障的思考,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工资水平的动态变化。 第四部分:国家职能的边界——看不见的手也需要守护者 斯密并非一个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者或绝对的自由放任主义者。他清晰地界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范围。 本书的图解部分将集中展示斯密眼中政府的三大“神圣职责”: 1. 国防安全: 设立图示,对比国家安全体系的构建成本与无政府状态的混乱成本。 2. 司法公正: 强调清晰的产权保护和合同执行对市场运作的基础性作用。 3. 公共工程与公共教育: 阐述为何某些对社会整体有利、但对个体资本家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需要政府出资兴建。 此外,本书还会详细辨析斯密对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批判,通过历史案例图,揭示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扭曲资源配置,阻碍国富民强。 二、本书特色:图解的力量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视觉化叙事: 1. 历史情景再现: 许多晦涩的18世纪经济背景,如行会制度、海外殖民贸易的复杂性,都通过时间轴和场景图得以复原。 2. 逻辑推演网络: 复杂的因果关系被转化为清晰的流程图,帮助读者把握斯密思想的内在连贯性。 3. 现代对比分析: 我们不满足于停留在18世纪。书中将穿插“斯密之眼看现代”的对比模块,例如:将全球供应链比作超大型的国际分工体系;将互联网平台比作超大规模的市场。 三、为何阅读《图解国富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穿越喧嚣,回到源头。 对于初学者: 本书提供了一条最短、最稳固的路径,让您快速掌握现代经济学一切理论的“源代码”,理解市场经济的底层逻辑。 对于专业人士: 本书能帮助您梳理和巩固对斯密原著的理解,避免对“看不见的手”产生过度简化或误读,为更深层次的经济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于普通读者: 认识《国富论》,就是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关乎您手中的钞票价值、您工作的效率、您对政府行为的判断。 亚当·斯密留下的遗产,是一套分析和理解人类社会协作的强大工具。拿起这本《图解国富论》,让我们一起,以最直观的方式,探寻财富的真正起源,洞察现代经济的脉络。理解了斯密,您才能真正理解今天的商业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完全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选择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极佳,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小故事和历史轶闻,这些“花边”内容非但没有冲淡主题,反而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章节变得引人入胜。比如,关于重商主义的批判部分,作者引用了十八世纪英国一位商人的日记片段,那种鲜活的场景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理解了为什么自由市场理念会具有如此颠覆性的力量。我感觉这不是一本传统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坐在你对面,用最耐心、最细致的口吻,为你讲述财富积累和国家繁荣的奥秘。那些复杂的图表都被简化成了清晰的流程图,逻辑链条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内容详实到让人惊叹。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看似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掰开了揉碎了讲。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看不见的手”的阐述,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概念,而是结合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比如超市的促销策略、社区团购的兴起,让我立刻就能感受到亚当·斯密思想的生命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商业新闻和日常消费的视角都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背后的逻辑。书中对贸易自由和分工协作的讲解,配上那些精细的手绘图解,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级操作,即便是对经济学完全不了解的朋友,也能轻松入门,绝不会有“读不下去”的挫败感。这更像是一本实用的生活哲学指南,指导我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近些年我读到的经济学译作中的一股清流。很多原著中那些带有时代烙印的晦涩表达,都被处理得既准确又流畅,完全没有那种“翻译腔”或者生硬的直译感。特别是对于一些古典经济学中的特定术语,译者在脚注中做了非常精到的考量和解释,既尊重了历史语境,又确保了现代读者的理解无碍。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地租”和“利润”的章节,原本以为会是理解的难点,但译者的措辞选择,让这些概念变得异常清晰,它们不再是抽象的会计数字,而更像是市场博弈中各方力量的动态平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传递了知识本身,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阅读和学习媒介,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种知识的享受,而非负担。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么厚的书肯定需要我准备大量的笔记和反复查阅资料,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实在太巧妙了。它采用了模块化的编写方式,每一章的重点都非常突出,即使是零散时间阅读,也不会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作者在解释“劳动价值论”时,特意设计了一个“从一颗钉子的诞生”的案例分析,详细拆解了从原材料开采、工具制造到最终产品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量化了其中蕴含的劳动投入。这种“微观切入,宏观把握”的处理手法,让我对“财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凝结在具体劳动之上的。我常常带着这本书在咖啡馆里阅读,身边不乏其他读者驻足询问,可见其在吸引眼球方面的功力。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国家经济叙事,转化成了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力哲学。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历史脉络很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大的历史纵深感。它不只是讲解理论,更像是一部思想史的简史,清晰地勾勒出斯密的思想是如何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孕育而出,又是如何一步步影响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构建。书中穿插了许多与边沁、李嘉图等人物的思想对比,那种思想的交锋和演变过程,写得非常精彩,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作者似乎很擅长描绘时代的氛围,你能感受到那种从封建束缚走向自由经济的巨大历史推力。这种将理论置于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叙述方式,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显得掷地有声,充满了说服力,我感觉自己不光是学到了经济学,更是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近代史课,收获远超预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