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艺术类:琴史
定价:60.00元
售价:39.0元,便宜21.0元,折扣65
作者: 朱长文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830
字数: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库全书艺术类:琴史》汉族传统琴曲专用的乐谱。唐代以前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位和弦位,称文字谱。唐代曹柔创减字法,将原来的文字谱减化、缩写,成为减字谱,明清两代沿用。减字谱将左手的大指、中指、无名指分别记为大、中、夕,右手各指因拨弦方向而有不同的名称,现存曲谱多为中唐的减字法所记载的作品,文字谱所记载的只剩《碣石调·幽兰》一曲。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琴史》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作者朱长文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将人带回那个雅致的宋代。我尤其欣赏他叙述音乐史事时的那种从容不迫和深厚学养。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老琴师娓娓道来,讲述着古琴流派的兴衰更迭,以及那些埋藏在指法背后的故事。他对于早期琴谱的考据工作,更是令人叹服,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被他一一梳理,条分缕析,使得后世之人得以窥见一斑。特别是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琴曲风格的比较分析,简直是洞若观火,精准地捕捉到了音乐的时代烙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像是一部艺术鉴赏的指南,让我对琴曲的审美情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以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角度来看待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音乐图景。朱长文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他并没有陷入纯粹的技术性描述,而是将琴的发展史融入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这种宏观的视角,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古老技艺”变得鲜活起来。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想象那些古代文人墨客在月下抚琴的场景,那种意境通过文字被完美地传达了出来。虽然内容涉及大量历史人物和事件,但作者的文笔极富画面感,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他对于“道”与“技”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极大地启发了我对当下音乐创作的思考。
评分读完这本《琴史》,我最大的感触是,它成功地将“时间”和“音乐”这两种抽象的概念紧密地编织在了一起。朱长文的笔法很特别,他似乎总能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既不偏颇于某家某派,又能清晰地展现出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书中对不同时期“正声”与“变调”的讨论,极富辩证色彩,引导读者去思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微妙平衡。我特别喜欢他描述某一特定曲目风格变化时的那种细腻描摹,即便没有音乐在耳边,也能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流转。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深度体验古代音乐精神世界的方式,让千年之音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详尽的文献整理和审慎的学术态度。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涉猎的读者,我深知朱长文先生所处时代的资料稀缺性,但他依然能够构建出如此宏大的体系,实属不易。他对于琴谱的源流追溯,尤其是对于失传乐谱的间接论证,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行文中,他对史料的引用和注释处理得极为得当,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没有破坏阅读的连贯性。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是琴学内部的参考书,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史的学者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佐证材料。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历史”二字有了更立体和多维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偏向“考据”性质的古籍持保留态度,担心会过于陈旧和晦涩。然而,《琴史》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朱长文的文字功力非凡,他善于运用对比和排比,使得复杂的历史脉络也变得层次分明。最让我惊喜的是,他在记录琴人轶事时,那些小故事的趣味性极强,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使得整部作品的张力十足,绝非一般史书的干巴巴罗列。他对于某些重要琴家艺术成就的评价,角度刁钻而又独到,让人拍案叫绝。这本书不仅是研究琴史的宝贵资料,更是一本极佳的文学作品,那种古典韵味,是现代文字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