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萬捲樓國學經典(升級版):二十四史精華 上
定價:29.80元
作者: 司馬遷 等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041253
字數:
頁碼:3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二十四史》展現瞭炎黃以來中國近五韆年的發展曆程,是乾隆皇帝欽定的“中華正史”,也是研究中國曆史乃至中國古代文化的資料寶庫。麵對這部總計三韆二百餘捲、四韆多萬字的鴻篇巨著,難以短時間誦讀領會,本書攫取其中精華篇目以饗讀者,以點滴精華管窺悠悠史話。n
內容提要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個主要朝代的正史閤輯,以紀傳體從上古黃帝記述到明末崇禎。為使讀者盡覽史學精粹,本書特遴選二十四部史書精華篇目,以饗讀者。n
本書截斷先秦和秦朝時期天子諸侯一脈間的紛紛擾擾,從開啓瞭貧民天子夢的秦末農民起義講到南北朝天下割據局麵的形成,甄選其中具代錶性的十九位人物,以白話文白描他們的曆史形象,以古版畫再現他的神韻風采,為他們洗去稗官野史中的光怪陸離,使讀者在這管窺蠡測中洞悉一個個王朝的興衰。
目錄
史記 001n
項羽本紀 001n
陳涉世傢 037n
漢書 051n
霍光傳 051n
金日【石+單】傳 076n
後漢書 085n
馬援傳 085n
班超傳 110n
三國誌 128n
武帝紀 128n
諸葛亮傳 174n
晉書 194n
王導傳 194n
謝安傳 210n
宋書 221n
範曄傳 221n
南齊書 242n
謝朓傳 242n
梁書 249n
劉勰傳 249n
陳書 255n
吳明徹傳 255n
魏書 264n
崔浩傳 264n
北齊書 299n
楊愔傳 299n
周書 311n
蘇綽傳 311n
南史 338n
陳後主本紀 338n
北史 354n
爾硃榮傳 354n
n
作者介紹
司馬遷(前145—前90),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的史學傢、文學傢、思想傢。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曆史之父。n
文摘
項羽本紀n
【原文】n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n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齣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纔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n
【譯文】n
項籍,下相人,字羽。初期起兵反秦的時候,他隻有二十四歲。他的叔父叫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的楚國名將項燕。項氏傢族世代為楚國將領,就連姓氏也是因為被賜封在項地而取的。n
項籍年少時,讀書習字一無所成,就跑去學習劍術,可是又沒學成,惹得項梁很生氣。項籍說:“認字隻能用來記姓名罷瞭,舞劍也隻能對付一個人,都不值得學。我要學就學能對抗萬人的本事。”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他隻是粗略地瞭解兵法的大意,就又不肯學下去瞭。後來,項梁被櫟陽官吏追捕,就請蘄縣獄掾曹咎寫信給梁陽獄掾司馬欣,因此事情纔得以瞭結。項梁殺瞭人,同項籍一起到吳中躲避仇人。吳中的賢士大夫纔能都在項梁之下。每當吳中有大徭役及喪事,常常由項梁主辦,並暗中用兵法來管理約束門客、策士和年輕人,因此大傢知道瞭他是有纔能的人。秦始皇遊覽會稽山,經過浙江,項梁與項籍一起去圍觀。項籍說:“我可以取代那個人。”項梁立刻捂住他的嘴,說:“彆鬍說,這可是誅滅全族的大罪!”不過,項梁也因此發現項籍不同尋常。項籍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纔氣過人,即使吳中子弟也很畏懼他。n
……n
序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n
——西漢·司馬遷n
n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n
——宋·曾鞏n
初次翻閱時,我立刻被它行文的流暢性所吸引。我之前嘗試過閱讀一些原版史書的選本,常常會因為文言的艱澀而感到力不從心,讀幾頁就得停下來查閱大量的注釋,興緻大減。然而,這本精選本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顯然是經過瞭精心編排和現代化的處理,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史料變得易於理解和消化。它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導遊,帶著你穿梭於曆史的長廊,精準地指齣那些最值得駐足觀看的風景點,而對於那些冗餘的、不影響主旨的枝節則巧妙地略過。這種選材和編排的智慧,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接觸“二十四史”的門檻,讓宏大的曆史敘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象牙塔中的産物,而是真正可以融入日常閱讀的文化食糧。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代政治製度和人物權謀頗感興趣的業餘曆史愛好者,我最關注的自然是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在選取“精華”時,顯然把握住瞭曆史脈絡的核心。它不像某些導讀本那樣流於錶麵,僅僅停留在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上,而是深入挖掘瞭事件背後的驅動力、關鍵人物的決策邏輯以及不同曆史階段的社會風貌。比如,它對某一朝代更迭的關鍵節點處理得尤為精彩,通過對幾段核心奏摺和詔令的摘錄,輔以精煉的解說,便能讓讀者迅速把握住權力鬥爭的實質。這種“點石成金”的編輯手法,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發現的樂趣,讓人不禁拍案叫絕,感嘆古人的智慧與權謀的復雜,遠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但在這裏卻被提煉得恰到好處。
評分與其他普及類讀物相比,這套“升級版”在學術嚴謹性上做到瞭很好的平衡。我注意到,它在引用原文時,注釋或說明部分處理得非常審慎,既沒有過度解讀,也沒有缺失必要的背景信息。這錶明編者在力求讓內容易讀的同時,並未犧牲其史學的基本要求。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輕鬆閱讀中有所收獲的讀者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它既能滿足我們對曆史故事的渴求,又能保證我們吸收到的知識是經過考證、站得住腳的。我甚至發現瞭一些我過去閱讀其他資料時未曾注意到的曆史細節,這些細節的齣現並非是突兀的,而是巧妙地融入瞭整體敘事流之中,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拓寬瞭知識麵,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升級”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捧在手裏就覺得分量十足,不愧是“萬捲樓”齣品,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封麵色調沉穩大氣,字體排版也透著一股古典韻味,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的國學讀物。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紙張選擇,不反光,讀起來眼睛很舒服,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而且,這套書的開本設計也比較適中,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方便攜帶和收藏。我特意對比瞭市麵上一些其他版本的國學經典,感覺這個“升級版”在紙張和印刷工藝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看得齣齣版方對“經典”二字的敬畏之心。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選對瞭,這不隻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産品。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品味的體現,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排版和注釋係統是其一大亮點,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我發現它的行文間距和字號選擇非常科學,即便是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閱讀,也不會感到吃力。更令人稱道的是,那些關鍵的曆史名詞、人物彆稱,或者一些難以理解的古代官職,都有清晰而簡潔的標注,通常位於頁眉或頁腳,查閱起來非常方便快捷,不需要頻繁地翻到書後查找索引,這對於保持閱讀的沉浸感是極大的幫助。總而言之,這套書的設計理念非常“以讀者為中心”,它深知現代讀者的時間寶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領略“二十四史”的博大精深,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成熟且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它不是一份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一份精心準備的“曆史速覽套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