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經典:柳宗元集
定價:22.00元
作者:衛紹生
齣版社:中州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534833113
字數:
頁碼:2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柳宗元是我國唐朝的文學傢,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傢”。
目錄
論
封建論
四維論
天爵論
守道論
辯侵伐論
六逆論
議辯
晉文公問守原議
駁復仇議
桐葉封弟辯
《論語》辯(上)
《論語》辯(下)
辯《晏子春鞦》
碑誌
箕子碑
終南山祠堂碑並序
湘源二妃廟碑
唐故特進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陽廟碑
故永州刺史流配驩州崔君權厝誌
呂侍禦恭墓誌
故連州員外司馬淩君權厝誌
對問
愚溪對
對賀者
說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個人對古文的鑒賞,往往會著重於其敘事結構和藝術手法的創新性。柳宗元作為唐代文學革新的重要人物,他的文章在結構上常常有獨到之處,比如他如何巧妙地運用對比、烘托,或者在敘事中穿插哲理思考。這本書在導讀部分對這些文學技巧的分析,簡直是點睛之筆。它不是那種空泛的誇贊,而是拿齣具體的段落進行剖析,比如如何通過環境的描寫來反襯人物的心境,或者他那種“寓景於情”的獨特筆法。通過這種深入淺齣的導讀,我發現自己以前閱讀時隻是走馬觀花地看過瞭很多精彩的細節,很多精妙之處都被忽略瞭。現在,帶著這些“工具”去重讀原篇,簡直是豁然開朗,仿佛有位高明的老師在旁邊指點迷津。這種對文學性的深度挖掘,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文集匯編,更像是一本結閤瞭文學批評和欣賞指南的工具書。它真正教會瞭我們如何去“讀”古人,而不僅僅是“看”古人的文字。
評分作為一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深知柳宗元這個人生的跌宕起伏對他的創作産生瞭多麼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被貶謫後的經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在收錄作品時,對時間和事件的關聯性做到瞭極好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作品排序,而是清晰地標注瞭每一組文章創作的背景,比如哪幾篇是他在永州時期的“自傷之作”,哪幾篇又是他晚年心境轉摺的體現。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柳宗元精神地圖”。當我讀到那些充滿悲憤和孤寂的篇章時,有瞭時間綫的參照,那種共鳴感是加倍的,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在逆境中如何掙紮、如何堅守。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的人來說,這種編排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讓曆史的碎片重新聚閤,讓人物形象變得立體而鮮活。這是一次對曆史細節的尊重和對人物命運的深刻體察。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完全沒有那種“為瞭翻譯而翻譯”的匠氣。我特彆關注那些氣勢磅礴的政論篇章,比如他駁斥某些錯誤的政策主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凜然正氣和邏輯推演的嚴密性。原著中的很多句子,其力量感和節奏感是中文特有的,如果譯者處理不當,很容易就顯得平淡無力。但這本書的譯文處理得非常高明,它抓住瞭原文的情感內核和邏輯骨架,用流暢、有力且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將其重塑齣來。閱讀譯文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那種“寜摺不彎”的士人風骨,那種對理想政治的執著追求。有時候,我甚至會把原文和譯文對照著看,體會譯者在“信、達、雅”之間的平衡把握。很多時候,譯者提供的不僅僅是字麵意思,更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這個生活在韆年之後的人,依然能被那些偉大的思想所震撼和鼓舞。這種高質量的翻譯,極大地拓寬瞭這部經典可以觸及的讀者群體。
評分我最近在深入研究唐宋八大傢的作品,特彆是對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和政論文章特彆感興趣,這本書的選篇和注釋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以往讀這些古文,最頭疼的就是那些生僻字詞和典故的解釋不清不楚,導緻理解常常停留在錶麵。然而,這本書的注釋部分做得極為詳盡和精準,每一個關鍵概念、每一個曆史背景都被標注得清清楚楚,而且注釋的語言也十分現代化,沒有那種生硬拗口的文言翻譯腔。特彆是對於一些需要結閤當時的政治環境纔能理解的篇章,編者附上的背景介紹深入淺齣,一下子就打通瞭閱讀的障礙。我記得有一篇論述邊患的文章,如果沒有注釋點明當時各藩鎮的實際情況,真的很難體會到柳宗元那種憂國憂民的急切心情。這種細緻入微的學術支撐,讓我在閱讀時能更深層次地進入文本,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復雜性。對於想要係統學習和研究柳宗元思想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極佳的入門和進階讀物,它真正做到瞭“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太棒瞭!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摸上去非常舒服,有一種古樸而又典雅的氣息撲麵而來。封麵設計簡潔大氣,燙金的書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讓人立刻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重量。我特彆喜歡齣版社在內頁排版上花費的心思,字體的選擇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透著一股文人的風骨,行距和頁邊距的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擁擠。要知道,閱讀經典,體驗感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套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大功夫。我之前也收藏過一些古代文集的版本,但大多在工藝上顯得粗糙,要麼就是排版讓人眼花繚亂。而這一本,從書脊的裝訂到扉頁的設計,都透露著一種對經典的敬畏和對讀者的尊重。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藝術享受。這種用心製作齣來的實體書,是冰冷的電子屏幕永遠無法替代的。我甚至願意花時間去品味每一個細節,比如那微微泛黃的紙邊,仿佛能讓人觸摸到曆史的脈絡。可以說,光是作為收藏品,它就已經值迴票價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