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1919-1969)是哲学家金岳霖的学生,专攻西方哲学。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后不久,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党报《中央日报》任职。1949年离开《中央日报》,到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殷海光是20世纪50、60年代台湾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撰写的大量文章、著作,批判专制极权、传播民主理念,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缜密的逻辑、饱蘸激情的文字影响了海外知识界和民众。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学术界称之为“讨论中国文化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书采用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概念及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作者的视野开阔,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分析中国文化时总是把‘中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待,同时,殷海光在此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普世标准,作为不同文化的共同底线。这个普世标准就是而且应该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即民主自由的制度。
##刚出版便买了,很好,殷海光的功底很扎实,思路很清晰 在大陆出版时被删除的一章,也找来读了,很喜欢
评分 评分思想和内容或可商榷,这娓娓道来的文笔,温润、顺畅,犹如隔座对谈,甩了那些只会捅术语、大词的所谓学术专著18条街。。。前面的分析也都很合理,引文太长,整体略啰嗦,后面的展望嘛,反正预言总是不准的。。。
评分 评分 评分##研一第一学期失意困惑之时于图书馆偶遇此书,震撼至极,拍录多页存档。用科际整合来尝试观照中国,融入文化人类学、逻辑学等方法。读过殷海光论述中国文化的作品,你会感叹其思想深度及犀利行文是远超柏杨之流,甚至我认为在胡适之上。可惜英年早逝,我非常向往这位自由主义者对公民社会的理想构建……
评分##这书最后讲民主和自由是两回事,个别国家有民主而无自由讽刺的很巧妙。其中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和使命的描述,让人耳目一新。七年大病需求三年之艾。祖国是百年大病,最少需三十年之艾。此外,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渗透的细节。因为我们的判断标准也已经西化。有时候我们认为西方是好的,发达国家什么东西都很先进,要学。因为你思维中的判断标准已经和他们趋同,所以你认为他们的东西好。那中国人应该有的标准是怎样的?古人如何认识和对待生活?已经越来越不明了。中国古代文化虽不可一味回首仰望,但绝不是全为糟粕。古人很讲究。我们太粗鄙。。渐渐数典忘祖了。。
评分##据说是同类中最好的
评分##殷海光先生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是一位带诗人气质的思想家,这从他的文字中能十分明晰地感受到。我不能说本书没有缺陷,但光是殷海光先生的真知灼见以及对后学的殷切期待就足以让我回味无穷了。此书应属常读常新之类。向殷先生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