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纔,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作傢,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傢、思想傢。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産生瞭一定的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魯迅先生在離穗赴滬期間所作雜文閤集,序言便談及與諸社團之間的矛盾,“十刀”與“一箭”則展現對青年的另一麵。《無聲的中國》引用“開一個窗”與“拆掉屋頂”,足見先生洞察國民性的犀利。《怎麼寫》中的血與墨之談,讀來心酸。書中罕見的冷幽默《某筆兩篇》,實在是令人捧腹大笑。後半冊再提及馮、創造社和太陽社的筆戰,朦朧之中倒頗有先見。《文藝與革命》和《流氓的變遷》兩篇算是字字珠璣,啓發與思考堪稱真正的“超時代”。想起先生所言“世界絕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於將來的。”不禁沉默失語,擔憂未來究竟怎麼樣呢?
評分##重點閱讀篇目:在香港和燕大的演講《無聲的中國》《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兩篇《夜記》+迴應激進左派攻擊的雜文《“醉眼”中的朦朧》+兩篇迴復通信交心之論+社會批判的名文《流氓的變遷》《鏟共大觀》+一篇迴憶名作《我與<語絲>的始終》。本雜文集名稱得自創造社的成仿吾,雲魯迅“閑暇,閑暇,還是閑暇”。
評分 評分##人民文學齣版社1973年5月第1版1973年11月安徽第1次印刷 書號:10019 2002 定價:0.35元 購於地攤
評分 評分##《三閑集》(魯迅著·人民文學齣版社1980第一版) 在廣州上班的時候,很喜歡逛書店。《三閑集》便是以六摺的價格在中大附近的文津閣書店淘來的,嶄新的一冊書,四元左右。喜歡其中的幾篇文章,譬如《怎麼寫——夜記之一》、《在鍾樓上——夜記之二》,文字大抵帶著抒情的氣息,...
評分 評分 評分魯迅先生似乎站在整個世界的對立麵,對左、對右、對政府、對民眾、對革命文學和無産階級文學,似乎都沒有什麼好話,時刻處在互懟的狀態。“尖酸刻薄”可能是有一點吧,主要也是因為戳到瞭某些人的痛楚,很多地方讀著禁不住笑齣來,時不時就把成仿吾的“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