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钱穆编著的《中华文化十二讲(新校本)》是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丛书之一,钱穆先生一生崇敬国家民族之传统文化,几同宗教信仰。先生以为中国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义与价值,纵使一时受人轻蔑鄙视,但就人类生命全体之前途言,中国文化宜有其再现光辉与发扬之一日。读《中华文化十二讲(新校本)》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钱穆先生的这本书由十二次讲座而来,因为熟悉上次的讲座(《中国历史精神》),所以看这本书还是很容易的。而这次略显概括,更多主观感受,当然赞扬中华文化还是主旋律。如中国文化不讲富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永不在中国出现,此乃文化长处。并阐释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和理想...
评分 评分##距离上次看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 已经过去四五年了 这次拿起这本 实是觉得畏惧大部头 专题讲座里 闪耀的星星点点思想的光 抓住了 便觉得乐趣和增益并存 不过 这本书里阐述的知识和观点 和《得失》相较 并没有太多新意 只是在教导 被西方文化冲击的台湾军人 要尊重、学习和弘...
评分##世间被改造得不成样子,很多在过去文化中所凝结的宝贵精神都破碎了、黯淡了。这书里描绘的文化也更像历史悠久的文物,引人追想,却也只能稍事沉浸,醉以忘忧。书里关于文化最高深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性道合一,能贯通到生命中来是极难的,需要极澄明的灵觉和极艰苦的努力,多少古人在追求的途中停在某个台阶上偏斜去了。更何况再难构成过去精神氛围的我们。文化值得怀念的还有其温和醇厚的样子,而今其本质早已被抛弃,狰狞法术离奇心术随处灌输,文化的种子也只能保留在书里,保留在怀想里。
评分 评分 评分##其中关于《中庸》的讲解可以供给很多人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