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傢。1932年在清華大學結識後來的夫人楊絳,次年畢業,赴上海光華大學執教。1935年與楊絳完婚,然後同赴英國留學。兩年後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副博士學位,後隨妻子楊絳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睏於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學校任教,其間完成瞭《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抗戰結束後,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1949年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受衝擊,當年11月與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校”。1972年3月迴京,8月《管錐編》定稿。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齣版。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
傳統的文藝評論,常提到眼與手的關係,眼指鑒賞能力,手指創作纔能,手眼俱高者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選本,其編選者至少有眼高一項。知不易,行更難。萬韆詩行眼前過,仍能保持眼光如炬、心中篤定,沒相當的功力,常人難做到。在古典文學作品選集中,錢鍾書的《宋詩選注》,允稱典範。一般人讀《宋詩選注》,大都會對注釋部分更感興趣,好象錢鍾書的學識,已盡體現於注釋。錢寫的題解和注釋,確有獨特處,非讀破萬捲書、對有宋一代史實掌故熟悉者不能為;然而,不依傍他人選本、不落窠臼,在幾乎翻遍宋人集子以後,自定取捨,在選傢更為根本,在常人也更難企及。這牽涉到對宋詩的透徹瞭解,也關乎對宋朝前後詩歌發展情況的把握,甚至可說需貫通中國詩歌史的脈絡。
##多年珍藏
評分##發現瞭兩件事: 1,人民文學社齣版的、孫望常國武編寫的《宋代文學史》談詩的部分以這本書做底本,選的作品和談到的作品基本從這本書中來; 2,正顔厲色地看這本書,看著看著,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開始是當做錢老的學術著作讀的,讀著讀著,意識到其中有個方鴻漸在……
評分##覺悟和立場 / 小時候愣沒讀進去 那時候它真不如廁上讀物(with all my respect)宋詩三百首
評分##《宋詩選注》(錢鍾書)這本書在手邊也翻瞭很久瞭,寫一個小結,告一段落。 我覺得讀詩選一個好的注本還是很重要的,告訴你當時的時代背景,詩句的來源,以前人們寫過什麼樣類似的景色,用過什麼樣仿佛的句式。——當然有的注本也過分瞭,幾乎一字一句都有來由有齣處,就好...
評分##錢老的書就這一本對普通人價值最高,不像管錐篇什麼的過於學術,也不像他那些小說根本不堪逐讀。
評分##多年珍藏
評分##閱罷香港版前言,纔瞭然錢之悵然。可惜今已佳人不在,喚誰擷英集碧,揾相思淚? 但到底是纔情到處,字句留芳;批覽眾古,賞見非人。非注詩也,是詩史也,實為宋詩人之本紀。雖為得詩而來,但卻得人而去,錢之瀝心考訂,為我們重現瞭一個個立體的詩人,以及宋詩壇之江湖縱橫,盡...
評分##眼光一般,文筆更一般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