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1977年生,山東淄博人。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副教授。譯作有《西方古典學術史》第一捲(上海人民齣版社,2010年)及《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與人閤譯,新星齣版社,2016年),著作有《蝸耕集》(書評與隨筆集,浙江大學齣版社,2012年)、《中西因緣:近現代文學視野中的西方“經典”》(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2012年)、《異域與新學:晚清海外旅行寫作研究》(北京大學齣版社,2014年)。主要研究興趣在於中國近現代文學,並涉及西方古典學術史、翻譯文學和中西學術比較,近年從事錢锺書手稿集的研究。
本集收錄作者近四年(2012-2016)的學術隨筆、書評及記人、講學的文字二三十 篇。所涉及的主題包括:近現代翻譯文學的新見與考證,錢锺書中西文讀書筆記、 西方文史類書籍譯著的評論、西學東漸過程中漢語文體流變的個案研究等。絕大多 數文章曾刊於《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讀書》、《 文景》等重要的學術文化刊物,少數幾篇係由已刊之學術論文刪略而成。書題作“蟻占集”。占係“占蔔”之意, 用《焦氏易林》“蟻穴居而知雨”的典故,明人詩中有“閑看行蟻占遲蚤”句。以此為 題,也是雖短篇小文亦庶幾有可觀之處的意思。
##集中的文章大多看過,此番重讀,仍興味盎然。
評分##一見談錢鍾書我就頭疼……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比上一本穩重瞭很多 也蠻好的 希望作者以後也多寫
評分##“槐鑒脞錄”六篇最有趣。錢锺書與婁布古典叢書這條綫索似乎尚未挑明又呼之欲齣。後來齣的《文學的異與同》,於編排順序與本書仿佛,首先舉列民國書訊,次而示以錢學功底,最後收錄幾篇時文作結。因此內容互通無阻,略有重復也不緊礙。第四頁引文,“帕[帕]塞紐司”,依下文應作“怕[帕]塞紐司”,原譯作“怕”。第二百二十八頁,何偉的《甲骨文》倒並非小說。作者有類習慣的發語詞,頁八十一,“我總猜疑錢锺書早年的閱讀經驗存在著知堂先生的影響,雖然說可能隨後即自信超越之,故反而一再對周作人的愛好與觀點甚至文風進行批評”;頁八十七,“我發現錢锺書讀書,對於世態‘以市道交’之人多有所留意”;後論及楊絳,亦同此語調。又大概隻是隨筆,許多地方的小論斷、小猜想皆空落落,像繁復考據過後總要適時打哈欠。脾性人情與褒貶,都在筆尖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