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在二戰期間,為躲避納粹迫害流亡國外,輾轉英美,最後落腳於巴西,1942年與妻子一道在里約熱內盧的家中自殺。茨威格出生於世界文化之都維也納,年紀輕輕就周遊列國,懂得多種外國語言,廣交天下名士,著作暢銷全球,無論是開羅還是開普敦,無論是里斯本還是上海,無論是巴塔維亞還是墨西哥城,他的作品都大受歡迎。在他流亡經過的每座城市都受到國際和文壇知名人士的盛情歡迎。在流亡期間,他的創造力並未衰竭,先後完成多部著作。
著有「羅曼羅蘭」「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異端的權力」「人類的群星閃耀」等書。
「出於絕望,我正在寫我一生的歷史。」茨威格在致友人的書信中這麼說。這時茨威格正在寫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本著作「昨日世界」,這部書也是茨威格的自傳,然而,「昨日世界」寫的不只是他個人的一生,而是一個「歐洲人」,見證了人文薈萃的歐洲城市的絕代風華,見證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時代動盪。茨威格在文壇極受歡迎,文友也極多。他的自傳不但生動描繪了茨威格豐富的文學生命,也帶出了許多當時在歐洲重要城市中發生的文人故事。「人」與「城市」的豐富意涵,在「回憶」中才益形彰著。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过”,当茨威格在这本影响过一代人的《昨日的世界》以一个看似乐观而奋进的句子结尾时,我却无法产生一丝振奋之感,我想茨威格写下这样的句子时...
评分##文章本身流暢易讀。譯註品質有待編輯加強督促。 而實質內容,可搭配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白絲帶》,或是書籍Peter Gay的《威瑪文化:一則短暫而燦爛的文化傳奇》等。 看得津津有味,Zweig算是誠懇。多少了解那個時代的人的心理狀態。看到結尾提及猶太人被迫害部分,憂心忡忡的等級幾乎要跟Zweig一樣。 還有哪天一定要去奧地利跟瑞士!
评分 评分看完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再重新翻《昨日的世界》有种特别微妙的解脱感。阅读这两本书的顺序应该颠倒一下,看茨威格包含深情地写下别人的故事以后再听他讲述自己的一生,更能体会自由主义的光辉是如何在时代的悲怆下黯然失色。 茨威格擅长记录一个个伟大的个体,他所重现的卑劣...
评分 评分##首先要感谢三个人:茨威格先生,舒昌善先生,还有蔡老师。他们让我在这个用优美流畅的句子构筑起来的精神花园漫步到不知时间流逝。我在文字里走进一个遥远的时代,鸟瞰辽阔的世界,领略当时的社会风貌,结识那个时代的文化名人……温暖的人性、高雅的情趣、睿智的见解在笔端...
评分##世界已经如此荒诞,我们就没必要多加附和了。
评分##世界已经如此荒诞,我们就没必要多加附和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