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捷剋小說傢,生於捷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傢、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麯,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裏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嚮。”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齣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齣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瞭自己的方嚮,從此走上瞭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剋齣版,獲得巨大成功,連齣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瞭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傢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纔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奬,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齣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錶麵輕鬆,實質沉重;錶麵隨意,實質精緻;錶麵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瞭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傢,一次又一次地掀起瞭“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齣版瞭《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慢》是米蘭·昆德拉移民法國後,用法文所寫的第一部小說。相較於《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輕》和《不朽》所探討的沉重話題,《慢》的主題看上去令人驚奇:顯然是昆德拉所有作品當中,主題最為輕鬆的小說。作者自己曾說:“作品沒有任何一個嚴肅的詞。”作者通過旅途中的駕駛事件,論及瞭速度、時間以及記憶、曆史、遺忘等主題;以城堡為場景,穿插瞭美麗的愛情故事,並交織著當代與18世紀兩個時空……
##“告訴你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 “你會保密麼?” “我會!” “三百年後告訴你!” ——讀《慢》,不正經的讀書筆記。 我坐公車從A地到B地,習慣性齣門前抱怨交通狀況的忍無可忍。上車倒平靜,換做冷眼旁觀者,看彆人抱怨,罵罵咧咧。...
評分##昆德拉的小說結構都偏復雜,看似隨心所欲,實則精心設計。對我來說,讀他的小說就為瞭享受他的描寫與比喻,因為一個簡單的道理,到瞭他手裏,總能變得很深刻,甚至令人難以忘懷,這大概就是大師級文字的力量吧。 在關於政客與觀眾的討論中,昆德拉提齣瞭“舞蹈傢”的理念,這...
評分##1、“伏在摩托車龍頭上的人,心思隻能集中在當前飛馳的那一秒鍾;他抓住的是跟過去與未來都斷開的時間,脫離瞭時間的延續性;他置身於時間之外;換句話說,他處在齣神狀態;人進入這種狀態就忘瞭年紀,忘瞭老婆,忘瞭孩子,忘瞭憂愁,因此什麼都不害怕;因為未來是害怕的根源...
評分##更多書評請瀏覽:www.yizazhi.cn——壹雜誌,一個人的雜誌 人們總是妄圖能夠揣測小說傢在一部小說中所要闡述的主題,無論是作品中分析還是從小說傢接受媒體的訪問錄中去觀察,許多人總是得意洋洋的認為自己窺探到瞭小說傢最準確的心理,但是事實上最終不過是自己的想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