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莎士比亞
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傢、詩人。本•瓊森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纔”。他的作品全方位展示瞭當時廣闊的社會場景,具有濃鬱的人文主義色彩。
譯者:硃生豪
(1912~1944),浙江嘉興人,詩人、翻譯傢。1936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為迴應某國人因為中國沒有莎士比亞的譯本而對中國文化落後的嘲笑,把譯莎看做“民族英雄的事業”,在譯稿兩度毀於侵略者的戰火,工作和生活條件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堅持譯齣瞭31部莎劇,為譯莎事業獻齣瞭年輕的生命。硃譯莎劇文辭華贍,充分錶現瞭莎劇的神韻,得到讀者和學界的廣泛好評。
未經校訂、忠實於硃生豪手稿
經硃生豪後人審訂的莎士比亞戲劇硃生豪民國原譯本
陰險的約翰在母親的支持下,竊取瞭英國王位,而真正的王位繼承人應該是亞瑟。在亞瑟母親的苦苦哀求下,法國國王腓力普擺齣主持正義的樣子,派使者到英國要求約翰王讓齣王位和國土,遭到約翰的嚴詞拒絕。於是,法國聯閤奧第利興兵來到英國的安及爾斯城下,聲言要為亞瑟爭取英國王位繼承權。雙方展開瞭一場大戰,為爭奪王位和城市互不相讓。安及爾斯市民為避免災禍,就遊說法國和英國締結聯姻……
係莎士比亞的一部英國曆史劇,記錄瞭十二三世紀約翰王的主要經曆,主旨是鼓勵英國人民、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
劇中約翰王的卑怯自私,法王的僞善,路易的奸詐,主教潘道爾夫的縱橫捭闔等都被描寫的栩栩如生,高度展現瞭人性的美與醜。1899年,它被拍攝成電影,雖然僅短短四分鍾,卻成為英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莎劇電影。
##莎士比亞曆史劇若都當曆史看,必然顯得粗綫條,但是每個人物寥寥數筆卻生動還是很見戲劇功力的,《約翰王》的特彆之處還在於觸及英國王權與羅馬教廷關係。隻是人設是誠實正直的獅心王私生子在第一幕裏真的很容易被當成攪屎棍…
評分##英雄獅心王的庶子,成瞭整個劇最正麵、也最代錶莎翁個人感情的一個形象,既戲謔市井又真摯坦率,還非常的英勇。 不論是小王子寡母在知道王子被擄後絕望的傾訴,還是王子麵臨炙瞎雙目的酷刑的無助求饒……這些閑筆,卻又是多麼令人動容啊。 內戰與所謂的王位爭奪背後所包藏的陰險詭詐。毫無疑問,矛頭直指教廷。那股時代感撲麵而來。 約翰王多瞭點陰險,猶豫,少瞭點勇氣。
評分 評分##暴力竊取的果實終究還會因為暴力而結束。
評分 評分##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曆史劇,這是部史詩。
評分##同樣是體而不正,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