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1873-1958),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他7岁入私塾,从师学习《鉴略》、《左传》、《古文观止》等,20岁中秀才。经过科举考试,进入常州府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起,先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和常州致用精舍继续深造,弃八股文,研究“西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南菁书院改为江苏高等学堂。该校理化教师钟观光常在学生中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蒋维乔深受教育,思想发生剧烈变化,决心致力教育的改革。
##凡译一经,须经过九个人的手:初次译主宣读时候,坐在左的人,和译主评量文中的意义,坐在右的人,证明文字的音韵。第四书字人,审听梵文,先写成音译的华文。第五笔受人,再从音译的华文,翻成义译的文言。然梵文名词动词的位置,和华文刚刚是颠倒的,所以第六缀文的人,就拿...
评分##非常适合入门
评分##好书。简明扼要。
评分##颇有体系的佛学入门之作,其重文化历史更胜于佛法本身(毕竟蒋维乔也是《中国佛教史》的作者),对于禅净两宗的介绍很清楚。
评分 评分 评分作为宗教的一种,佛教的目的同样是给人提供解决精神痛苦的方案,所谓“明心见性”,即理解自我和外界的关系,进而从痛苦中超脱,获得精神的解放。佛教提供方案的核心立足点是“缘起性空”,即隶属认识论的“因果关系”和隶属存在论的“空性”。即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赖于相对的...
评分“禅定是扫除一切妄念,专心注定一个正念,这是佛家最主要的功夫。”“贪嗔痴三毒,是人们有生以来,本性固有,对此立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四戒,是治本性的病。所以学佛第一要从戒入手。”~第十章最重要,可反复学习~
评分##部分内容详于赵朴初之答问,如中土十宗,二次结集戒律之争,但整体取裁似比赵书略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