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莫里斯旅行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从早期殖民地的创立写到当代的城市风貌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但其绝非一部简单的“游记”,莫里斯对城市历史、风物、胜迹的细致描写是研究性、历史性的,她对笔下的许多地方都做过历史方面的考察,一艘船、一根柱子、一座雕塑、一幢建筑,甚至石头上刻着的几个字母,都有可追溯的来历和故事。
##“悉尼人花了整整两个世纪的不懈追求才让悉尼加入大都市之列,”正如莫里斯所言,“如果世人想到澳大利亚,那么通常就会想到悉尼。它的港口非常受人欢迎,其诱人景色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香港、那不勒斯、温哥华和伊斯坦布尔的港口不相上下。它的港口大桥自1932年起便成为世...
评分 评分##翻译也太拗口了。典型的英帝国视角,毫不客气的讽刺,让赞扬之语也显得似乎只是客套话。
评分 评分##最早知道莫里斯是借了朋友的一本《世界》,惊讶于她的传奇经历——二战、变性、探险记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更痴迷于她所描写的每个地方的风物,眼光总是那么独特,沉稳的描述,却处处暗藏锋芒。如果说《世界》里对每个地方几千字的描述带给我新奇的感官享受,那么这...
评分##路上读书解读: 17年后,大英帝国失去了美国殖民地,想起这块“无主之地”,英国政府派遣舰队以女王的名义殖民“新南威尔士”,舰队总指挥也是殖民地总督皇家海军亚瑟•菲利普船长,指挥舰队于1788年1月21日驶过了悉尼海角。船上除了几百名水兵,还有几百名罪犯,后者是这次远征成行的主要原因——大英帝国的监狱已经人满为患,权贵们急于将这些人脱手,流放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1月26日,远征队将英国国旗插在了悉尼的土地上。这是悉尼建城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澳大利亚彻底认清了自己的保护国大英帝国的衰颓,它开始向新的世界霸主靠拢。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签订,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日渐疏远,和美国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973年10月,耗时14年的悉尼歌剧院建成竣工。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此举办。
评分##翻译也太拗口了。典型的英帝国视角,毫不客气的讽刺,让赞扬之语也显得似乎只是客套话。
评分##Jan Morris的文笔不用多说,翻译应该是上海人,居然把流氓翻译成小阿飞。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