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广场》是一部“戏剧式”小说,后也成为玛格丽特·杜拉斯改编上演的第一部戏剧,至今仍在法国巡演。通过一个流动商贩和一个年轻女佣坐在街头广场椅子上的琐碎谈话,表现两人的日常生活,捕捉他们的细微情感,特别是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一束聚光灯投向舞台,灯下是一对男女,他们开始谈话,谈话所制造的“场域”就是他们的“广场”。整本小说就是谈话录,一名女佣和一名流动商贩的搭讪,一个是年轻的“勇气”,一个是居无定所的“卑怯”,两个人小心翼翼探求彼此对幸福的见解,并认为这个世界没有谁不值得被爱。我希望他们搭讪成功。
评分 评分##我该是读了的 怎么想不起来了
评分##四星。广场,供人休息、谈天之地,一次不期而遇的漫长的谈话也就这么开始了:一个想要留下来,一个想要逃出去,这背道而驰又都身陷贫穷之囹圄的一男一女在碰撞的语言的火花中开启了一段关乎变化抑或自由的思想的交锋。人生在世,谁又不想摆脱日日一成不变的僵局呢?然而,在生存还是生活这个二者很难得兼的命题面前,现实却是——我们愈加强烈地寻求变化与自由,生活便愈加死水微澜,举步维艰……而女主的思想和库切的《铁器时代》《幽暗之地》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可以在眼前的僵局般的生活中一直熬下去,但熬下去即意味着前路从此无波无澜,毫无盼头,像一块“皂石”,或是一个“玩偶”,势必麻木不仁,于是,他们打心底里不愿再熬下去……本书以对话为主,而对话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话题也越来越切中身陷连绵的困境的当代青年关乎自由生活之求索……
评分 评分##我推荐这个书系翻译的广岛之恋。至于广场和仲夏夜 翻译实在是太怪了。要读很多遍。女孩子的想法可能符合现在很多20岁左右女生的想法。不甘却又无能为力。一直想寻找答案,大概也是我读完的支撑力。但无果。。。所以 我也依然迷茫中。。。。哎!
评分 评分##广场这个地方,找条长凳坐下. 我想给人看顾孩子或者帮忙遛狗,这种生活也能产生美的幻觉. 某一刻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说说话,找找什么人,表达一下. 你知道不用说得多深奥,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听听陌生的声音,也许可以看到自己,在某一刻我们迷失的时候. 总之 广场 恩 这个意象如此.......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