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评歌德的<亲和力>》、《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名著,尚留下大量书信。作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
本雅明的莫斯科之行可谓一次苦旅。他对阿丝雅•拉西斯的情是苦涩的,爱到深处,男儿柔肠,丈夫落泪;处境是艰难的,天寒地冻,语言不通,囊中羞涩。然而,一个热爱着怒放于冰天雪地里的圣诞玫瑰的人,内心必定生动而丰盈,情致满满。随着一双敏锐的眼和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遥远的莫斯科走街 串巷,在剧场与影院逗留,在教堂与博物馆驻足,在闹市与乡野徜徉,在店铺与货摊流连。尽管本雅明此次行程短暂,交往有限,但他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政治生态、经济形势、民众生活等诸方面的观察可谓深刻而敏锐,这段遥远的莫斯科记忆,因为这份苦情、细腻与忧郁,格外值得珍视。
本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郑霞女士根据德文版译出。
##《莫斯科日记》。1926年12月到1927年1月,本雅明在莫斯科逗留两个月的记录。 这些日记未经审查,首先是未经自我审查,于是,坦率得无情,诚实并无限制地面临自我估价才会出现的特别的一面。 莫斯科是最安静的大城市,有雪的时候更安静。头顶上有广大的天空,面积广大得似乎这...
评分##纪德有《访问苏联归来》,罗曼罗兰有《莫斯科日记》,茅盾有《苏联见闻录》,对比着看很有意思
评分##真是现场感十足的文本,适合晚上观看,畅想着近百年前的革命首都的样貌,外国的政治异见者、激进派、先锋艺术者在此齐聚。莫斯科又是本雅明所说的了:20世纪的首都。这就是莫斯科,在这里漫步吧。可是,这是本雅明所注重的吗?他的目的所在只是一个外貌普通的女子:阿丝雅。 初...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洋人在异国,双重恐怖,使人心悸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