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是约翰· 拉塞尔与20世纪著名肖像画家之一培根交谈几年的成果。随着培根于1992年的去世,这个富有独特远见的成果,成为人们了解20世纪伟大艺术家之一的直接翔实的材料。
##又深情又克制,作者一定特别喜爱培根。很难想象,在展览开始前乔治·戴尔的自杀对培根的冲击,而他竟然撑到了一切结束。后期画作,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关于培根的传记纪录片中,也讲到了画面的稳固,柔和。德勒兹喜欢培根,对绘画叙事性的漠然,而非不屑一顾,毕竟培根从来不评判什么。对线条和力量的强调。在混乱和绝对的整洁直接,恰到好处的精确总是难得的。绘画史上即便是人物在室内的画作,被画者也大多是摆好姿势等待画面上的呈现。但培根画面上的室内人物,改变了画家与被画者的关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当一个人独自处在室内,这时候,重要的可能不再是整个的环境和姿势,他想到和在意的,可能是裤子上的一个破洞,就像墙上的斑点,就像生活的黑洞。
评分 评分##可能第一印象被德勒兹给洗礼了,他的那本《感觉的逻辑》太过强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德勒兹《感觉的逻辑》里引用最多的是《培根访谈录》,其次是拉塞尔的这本传记。这三本合看之后,看培根和德勒兹的视角都会发生一些转变。只看《感觉的逻辑》真的很容易被巧乐兹云里雾里地洗脑…(唯一的不满:为什么不是全彩印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