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精装版增加了波兰文版的前言和后记,对于标题及正文都有精彩的 解读,更能明白米沃什所指为何。精装版列入“文学纪念碑”丛书(序列号020)。
##现在的意义不言自明。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或者无奈也好,真实也罢。 写作,之于这个时代,都一定会有他的背景,无论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去表达。 这一切都是一种执着,没有好与坏。 我们到底是为体制写作?为国家写作?为国家所要求的人们大众写作?还是为个人写作?为自己写作?为金钱写作? 在奥兹的《咏叹生死》一书有...
评分##战争永远有其正义的注脚,战后社会的疮痍与荒芜却久久无法消弭,在胜者的权力恐惧与精神改造下,有人隐匿于凯特曼下过着物质到精神的双重生活;有人成为虔诚的苏式辩证唯物主义者,以此求得身心的自由;还有各色机会主义者肆意横行。理想主义和荒诞不经共用同一个词源,人性的异化无处不在地发生。
评分##他们既不认同它,又渴望它的证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