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刘青峰,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任主编。
二人在“文革”中期由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任编辑工作,同时从事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1980年代创办《走向未来》丛书,从事民间文化事业;1989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2008年退休后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著的主要代表作有: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等。
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两位作者自《观念史研究》后,在国内出版的第二部全新作品。本书根据二位作者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讲座讲义整理修改而成,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前六讲的内容,由先秦诸子到清代思想,下卷包括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思想大脉络的展开,上下两卷试图展现出一张从春秋战国到当今思潮的思想演化的整体图画。本书为上卷。
书中,作者以其独有的大历史观,把思想史的演化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并着重讲解了思想与社会的生动互动,给人一种思想触手可及、历史通透可察的感觉。该书是当代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厚重专著,适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更适于关心人类文明和中国往何处去的读者认真阅读。
##金观涛老师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精华总结,大历史观的庞大气魄一览无遗,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思想史是中国近代兴起的新学术范式,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以来,大体已经经历了四次学术范式的更新——三十年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五十年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八十年代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卷和九十年代至新世纪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今天,我们又...
评分 评分 评分##对不同文化的形态给出其存在的解释,是我极为佩服的。但是其中深深的宿命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不免有一点孤寂。
评分 评分 评分接触金观涛的书本,还得从《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讲起,早年的教育经验,让我一直在反思为何我自己处理事务一直没有自己的逻辑思路和个人见解,做事情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没有路线,无论是学习本身,工作本身还是后期的感情处理,我感到非常的颓丧和失望,总觉得没有遇到一个好的...
评分上卷书基本可以看成:对劳思光《新编哲学史》的通俗化转述+金氏三本超稳定结构著作的主要思想 但最后那个参考书目长的也太吓人了。不应该是起码全书看过或大部分看过才能作为参考书目列在最后吗? 但作者真的通读过如此多的古文原典?还是说劳思光先生在《新编哲学史》中引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