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這是一位帝師的迴憶,看的時候,腦海中總是浮現電影中的一幕幕畫麵,為之婉惜文物珍寶的破壞。 對於那個時期來說是民國黎明,清朝末期的黃昏,莊士敦他與溥儀的主要交往經曆為綫索,記述瞭從晚清到民國期間,以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客觀反映瞭從帝製到共和的艱難過渡...
評分 評分##想看溥儀八卦小傳的話恐怕要失望瞭。講的實實在在是紫禁城的黃昏,從黃昏前的夕陽,到黃昏後的黑夜。翻瞭幾頁英文原版,文筆的確是好,譯文讓整本書遜色不少。
評分##3.14-3.26 《紫禁城的黃昏》 原本看《末代皇帝》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莊士敦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可能是戲份不多。但看完這本書纔知道封建末代史上和溥儀生涯中,這麼一個人物可以說是最影響溥儀的人。 莊士敦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無論是在英國還是中國,莊士敦都屬上流最接...
評分##夕陽遲暮,總會帶著點讓人憂鬱的充滿悲劇的淒美。 紫禁城作為皇權的象徵,跟著大時代的腳步,慢慢褪去瞭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見證著這風雲詭譎的變化。 作為曾經的帝師,莊是很多資料的第一手見證人,但有些地方的個中細節也隻是一筆帶過。成書時,還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評分 評分 評分##2019已讀46(曆史10)中間有些部分很混亂,這種並不是按照情節來寫的書就不要用第幾章第幾章來說吧。看到溥儀與莊士敦分彆那一段,扇子上寫的詩還有點感動。那玉漱園的磚牆讓光緒皇帝多難過啊。一輩子是個囚徒,當這破皇帝。中間不知道看到哪裏突然想到中國內陸現在對同性戀的政策,從現在迴望曆史,很多東西注定是要實現的,為何當時就沒有人能夠意識到某些事情就是個注定?即使那些事情是好的,他們也要費盡心思去阻擋它。其中真正是為瞭國傢或者為瞭自己的願望的又有幾人呢?大多數不過是藉著這個幌子維護自己的利益罷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