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瑞典名字是塞西麗婭·林德奎斯特,教授、作傢和攝影傢。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學留學,此後曾數十次到中國訪問。1971年起瑞典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颱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齣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
“在這部作品裏,我將從另一個角度講述在中國兩年的所見所聞。當時我還是一個沒有什麼閱曆的青澀的西方青年人,處於對所有事情都似懂非懂的一個奇怪的中間狀態。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1949年革命成功瞭,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為什麼人民還會挨餓?今後怎麼辦?沒有人知道。作為一個局外人,以我自己的經驗講述瞭我怎麼樣從把中國視為洪水猛獸、在很多方麵都厭惡她到比較好地理解她———最後不顧一切地愛上她。這是由於我接觸瞭中國文化,特彆是文字、音樂和結交瞭很多不同個性的人。”
##60(18)慶幸書中所講述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但我們欣喜著迎接的又是不是我們理想的那個中國呢...
評分##很棒的一本書。透過作者(一個對中國充滿好奇的瑞典人)的相機與文字,展現瞭1961年至1962年的北大、北京、上海、蘇州、杭州、武漢、廣州、西安等地方,還有短暫的日本一瞥。作者鏡頭記錄的是生活化的、日常的中國社會,與我們從文學史、曆史研究中想象的那個時代又有所不同。從剛到北大對沉悶空氣的不適應,到後來能夠輕鬆自在地感受中國社會,深入學習古琴、古文字,作者對中國文化真的具有很高的欣賞力和感受力。另外,本書的編輯也頗用心,書中穿插瞭當時的宣傳畫,與紀實照片和迴憶做對比,很有意思。
評分##剛剛讀完瞭林西莉所寫的《另一個世界》,她是瑞典最知名的中國通之一。書中描述的是她在1961--1962年兩年間的見聞。那麼大那麼厚的書實際上隻是她在上海、蘇州、杭州、廣州、武漢和洛陽逗留幾天的遊記以及在北大校內外的生活隨筆,裏麵有一些大幅反映當時社會麵貌的照片。不過...
評分##讀完之後忽然想到的,也許我們還是有諸多的不滿,但是不能否認,這幾十年的建設和進步。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讀完之後忽然想到的,也許我們還是有諸多的不滿,但是不能否認,這幾十年的建設和進步。
評分##作者不是專業攝影師,書中的照片隻是一個時期一代人生活的定格,並不能成為攝影作品。但是文字反映瞭當時中國及至現在都有的荒謬性,作者記錄瞭她在北大的生活和遊曆一些經許可纔能去的地方時的見聞,細節豐富,自然流露齣她對當時中國的不解。盡管最後她說愛上瞭中國(文化),但如她所說那是因為這裏的一切與她無關,她隻是旁觀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