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守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1-1 平装 9787309127652

具体描述

刘守刚,男,1971年生,江苏建湖人。2000年、2004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毕业,分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与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从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1年起至今,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财政史、财政思想史与财政政治学。已出版《中国公共生产探源与政策SHOU*选择》《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等专著,以及研究生教材《财政经典文献九讲》,并在《管理世界》《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民族富强之路的财政逻辑 刘守刚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延续,那么历史上王朝兴衰背后的财政原因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那么两千年帝国国家治理的智慧与教训有哪些?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是好书,但不够精炼。

评分

##[掌握了财政,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关键,这本书系统回望三千年中国财政发展脉络,思路开阔,揭示的财政秘密发人深思。][掌握了财政,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关键,这本书系统回望三千年中国财政发展脉络,思路开阔,揭示的财政秘密发人深思。][掌握了财政,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关键,...  

评分

评分

在此历史大变局时刻看这本书挺有意义。没历史大局观和一定财务基础读起来略有吃力,但是书本阐述的观点是耳目一新。两千年历史脉络,用财务逻辑来分析解读三大阶段的财务变革,探讨国富or民富好;财务量入为出or量出为入等观点,至今值得我们思考。在不同政治制度和时代背景下不同财政政策有不同作用。看待历史忌讳用当下思维解读过去,应用代入思维,总结当时政策优劣和结果得失,再回到当下分析我们应该做什么能让现状变得更好。历史上一切冲突和变革的基础是利益,国之利益民之利益,如何解读利益背后的行为和结果,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当下现状是全球疫情蔓延拐点未知;国内成了一片净土,复工复产火热,但是财政问题依旧严峻;国内外实业凋敝,民生困苦居多;政府增加赤字让利百姓和实业,政府和民众应该做什么,最终结局如何,其实历史早有答案

评分

评分

评分

##“笨蛋,一切是经济”克林顿竞选时的一句话也概括了政治的基础,这本书结合作者的课程《帝国财经30讲》非常好的梳理了中国帝国的发展脉络,课程活泼生动,本书和课程侧重不同,更学术和严谨细致,包括每节讲座后的思考题,都值得学习。本书更深入讲商鞅变法,盐铁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和清朝的财政改革,直到近代,中国农业化时期,对土地财政的运用超越了人头税的传统封建城邦体制,维持了大一统,在税商方面的落后,阻碍了工业化转型,通过一场革命完成了现代化,我国也取消了农业税,未来如何发展,从历史上,看财税方向如何塑造国家。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