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等。
译者 杨祖功 (1937-),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经济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等。译有《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论经济“奇迹”》等。
王甦 (1982-),巴黎十大社会学博士,法国国立人口研究院研究助理,译有《男人的历史》(第三卷)、《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即将出版)等。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政治教育、政治愿望、祸患之中的教师、当官的年代和死缓阶段。一方面,阿隆追述了20世纪法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他把自身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周边环境都写了进去,而内心波动和事件起伏只是稍有触及。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 集和归纳到书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内容,他用几页提要加以说明。阿隆还补充了对其评论的各种反应,收入了他曾收到的赞同或反对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写的回顾性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讲,《雷蒙•阿隆回忆录》归纳了他的整个人生和全部著述。
##阿隆作为学生、教师和记者的人生记录。阿隆在其中重点记录了自己从42年到70年间作为记者参与到法国政治生活中的种种思考。
评分 评分##如阿隆自己所说,过于冗长。中文版1100多页,需要极有耐心如我之人方能沉得下去慢慢阅读。经历过中风之后的阿隆原本还有更宏大的著述计划,比如写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专著,但自知时日无多的他选择了写回忆录。全书主要围绕他自己在各个时期的文章和著作展开,而众所周知,作为新闻评论人,他的文章和著作大多紧扣当时的事件,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密切相关。所以,当阿隆在絮絮叨叨当年文字的前前后后,重申自己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时,后世我等不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未免有些困惑,很多人名都不知道(中译本几乎没有给出注释),也许只有专业研究他的人才搞得清楚。阿隆对此相当清楚,知道自己的著作中有相当部分内容很快会被遗忘。他引用莫里亚克的话,“如果阿隆同意脱离现实的话,他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孟德斯鸠”。问题在于(写不下转长书评)
评分 评分##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与他少年时代的同窗让-保罗·萨特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之时,巴黎学生高呼:“宁愿与萨特走向谬误,也不同阿隆共享真理。”但是,当阿隆于1983年病逝之时,他成为了法国公共领域里的纪念碑式人物,而萨特式的激进主义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
评分##理论基础对比萨特还是显得太细碎了。也难怪学生们宁愿错也要跟萨特。这样的学者也许更客观,但唯心的东西本来就是很个人的。再伟大的学者也一样
评分##迄今为止国内内容最全,也是装帧最精美的一部阿隆回忆录。尽管分由多人翻译,但译文质量整体上令人满意。阿隆的这本回忆录,涵盖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作品要义和思想精华。透过本书,足可管窥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时代变迁、政治演进与社会思想变革。无论是对于阿隆生平思想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还是对法国和欧洲现当代史感兴趣的朋友来说,本书都堪称是一本必读之作。
评分 评分##理论基础对比萨特还是显得太细碎了。也难怪学生们宁愿错也要跟萨特。这样的学者也许更客观,但唯心的东西本来就是很个人的。再伟大的学者也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