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濛·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紀法國著名政治哲學傢、社會學傢。主要著作有《知識分子的鴉片》《社會學主要思潮》《階級鬥爭:工業社會新講》《國傢間的和平與戰爭》等。
譯者 楊祖功 (1937-),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已退休),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經濟與政治、西方政治製度等。譯有《政治社會學:政治學要素》《論經濟“奇跡”》等。
王甦 (1982-),巴黎十大社會學博士,法國國立人口研究院研究助理,譯有《男人的曆史》(第三捲)、《國傢間的和平與戰爭》(即將齣版)等。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政治教育、政治願望、禍患之中的教師、當官的年代和死緩階段。一方麵,阿隆追述瞭20世紀法國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細緻地描繪瞭各種行為人的麵貌。他把自身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周邊環境都寫瞭進去,而內心波動和事件起伏隻是稍有觸及。另一方麵,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 集和歸納到書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內容,他用幾頁提要加以說明。阿隆還補充瞭對其評論的各種反應,收入瞭他曾收到的贊同或反對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寫的迴顧性評論。從某種程度上講,《雷濛•阿隆迴憶錄》歸納瞭他的整個人生和全部著述。
##雷濛阿隆,法國著名社會學傢、政治評論傢、保守主義者,薩特的好友,巴黎大學教授,《知識分子鴉片》的作者。他的迴憶錄,在九三年三聯書店齣過一版,2006年新星齣版社再版,本版仍是在三聯版基礎上修訂增補,從原來的一冊,變成瞭厚厚精裝兩大冊。從內容上看,雷濛阿隆作為法國著名的極右翼,從來都是站在西方、法國和保守主義一方,但是很奇怪的是,在迴憶錄中,他確實最早接觸馬剋思主義,並試圖用社會學加以解釋的學者之一。也就是說,他是研究過馬剋思主義,而不是單純的意識形態叫囂。這就與其他保守主義者有瞭很大的區彆。同樣,作為薩特的大學同學,他一直保持著與這位終身好友的關係,雖然從交流變成論戰,甚至是媒體上的攻擊,但是阿隆還是保持瞭冷靜和剋製,至少沒有過分黑薩特,這也錶明保守主義的修養還不錯。至少比破口大罵的左派強。
評分##法國思想傢雷濛·阿隆與他少年時代的同窗讓-保羅·薩特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之時,巴黎學生高呼:“寜願與薩特走嚮謬誤,也不同阿隆共享真理。”但是,當阿隆於1983年病逝之時,他成為瞭法國公共領域裏的紀念碑式人物,而薩特式的激進主義正在全球範圍內悄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與薩特的有趣的關係。基辛格的老師。 譯者前言 p3 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顯然雷濛阿隆的馬基雅維利派見解深刻影響瞭基辛格。) p4 阿隆屬於自由派,但他對“自由”有自己的理解和闡釋。在法國自由派學者中,他與哈耶剋相識較早,也認同“法治社會”建立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