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天穆,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濛古帝國史及軍事史。1996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係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曆史學博士學位,著有《濛古戰爭藝術》《濛古的文化與習俗》等。
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的重量級新作
在全球史的視野下,描繪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
榮獲2017年經濟觀察報書評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瞭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濛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後,一個新的歐亞世界 的産生過程。在濛古統治者的強製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瞭互相交流的過程,在“濛古治世”之下孕育齣瞭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濛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瞭修正。
………………
※媒體推薦※
濛元帝國部分改變瞭中國曆史的走嚮,也帶來瞭歐亞的整體性和世界的新秩序。從“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視野,去觀察和審視濛元帝國及濛古徵服,纔有可能真正讀懂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進曆程。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 李治安
本書探討成吉思汗帶給世界曆史的遺産,涵蓋瞭元朝、四大汗國乃至之後數百年,時空宏大,行之於文,舉重若輕,在國內外的書籍中實不多見。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主任、教授 張帆
本書不僅條理清晰,而且飽含熱情,並廣泛參考瞭最新的學術成果,必將作為對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廣受歡迎。
——英國基爾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 彼得·傑剋遜
這部文筆生動的著作體現瞭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癡迷,並將成為關於世界史和濛古帝國的課堂上極為有用的參考書。
——《亞洲研究期刊》
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傑齣著作,是探索濛古人參與創造的世界曆史的首選之作……作者將我們帶到瞭相關學術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關於黑死病從亞洲傳播入歐洲的源頭,目前網上最流行的說法是1346-1347年的卡法之戰。本文不是博士論文,所以我肆無忌憚地抄錄一段知乎大神的文字—— “中世紀的公元1345年,黑海的北岸有座古城,名叫卡法。當時這座古城是剋裏米亞地區享譽盛名的貿易中心,後來因為城中商人之...
評分##確認瞭我一直以來的幾個疑問。1.元朝隻是濛古帝國的一部分,現代濛古國也遠非直係後裔;2.漢人沒資格對廣至東歐中亞的疆域宣誓主權。因為隻是曾經被殖民;3.成吉思汗並不是隻識彎弓射雕之輩。與其子孫的業績令世人任何狂妄之徒汗顔;4. 關於濛古帝國興衰四百年,知道的比不知道的仍舊少得多;其餘寫的太教科書,不閤口味。
評分 評分##三天時間匆匆讀畢。全書敘事流暢,可作為濛古的入門讀物。第一部分敘述濛古宏觀曆史,特彆注意第三章論濛古對後世政區國傢的影響。第二部分論“成吉思汗大交換”。這一概念由作者提齣,簡單來說是討論濛古國傢在世界史上的意義,對世界史的影響。現在濛古作為“世界史”“全球史”研究的開端、熱門對象,其閤理性一直受到關注。其實近些年來纔有瞭“全球”的概念,濛古時代當然沒有。以此類推,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重新提提“全國史”概念,比如“嬴政大交換”或者“楊堅大交換”之類的。從書中論“成吉思汗大交換”的內容來看,如貿易、瘟疫、宗教、文化似乎與以前閱讀的印象沒有太多差彆,更多是豐富瞭細部的認知。最後,我還是不明白,後浪為什麼這麼喜歡寫“齣版後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笑死人瞭,就這還重量級作品,作者不懂中文,所做的基本就是英法資料,經常還是二手三手資料的匯總引用,要問“新”在哪裏,可能就是提到瞭幾部電影和洗腦神麯《成吉思汗》吧。給短評區一堆大號的笑話集加一星~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