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邦彦(Kunihiko Kodaira),1915—1997,日本数学家,生前被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和德国哥廷根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任教授,在调和积分理论、代数几何学和复解析几何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1954年获菲尔兹奖,1957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勋章,1984年获沃尔夫奖。著有《微积分入门》《复分析》《复流形理论》《几何世界的邀请》等。
理解数学需要具备一种纯粹的感觉,即“数感”。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得主小平邦彦先生的思想随笔文集,书中收录了小平邦彦先生对数学、数学教育的深思、感悟文章,记述了数学家对“数学”“数感”的独到理解,文笔幽默,深入浅出。同时,书中还辑录了小平邦彦先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期,与赫尔曼•外尔等数学大家交流的趣闻轶事,对深入理解数学、数学教育具有深刻启示。
##书名叫惰者集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除了数学是很懒惰的人,也是怀念旧式大学慢节奏的自由学习时光。因为是文集/访谈录的缘故,书中很多内容重复,主要内容无非讲述数感、批判日教育、学术生涯记流水账。 作者认为数学学得好在于数感好,逻辑只是数学的语法,就像精通英语语法并不代表能流利说写。数感是对数学抽象世界的直觉(玄)。 接着批判了日本七十年代数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现象,认为其忽视了计算能力培养,且涉及过广蜻蜓点水,最重要的是生搬数学理论的逻辑顺序到教育上而忽视人对数学的理解顺序。作者认为计算与证明是理解数学的不二法门,还认为平面几何对人同时培养逻辑与直觉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对七十年代日本数学初等教育删去它的作法十分不满。 其他讲学术经历的内容,我不懂数学就无法感受了,再往后是生活记流水账,没什么好看的。
评分##以后我要做这样的书的翻译
评分 评分##小平回到日本之后写了不少数学教科书和关于数学教育书。把这些日文原版书多多翻译是很有意义的。现在这本书因为是小平之前在报刊上的随笔,选材稍显的杂乱,数学教育的个别题目和数学之外时事评论有点过时?另外一些数学内容部分如果有数学背景的人润色就好了,比如current是流,一个数学名词,被翻译成现在了。书中有料的是小平当年的日记,在普林斯顿访问时候的见闻。
评分数学家的随笔集,最后一章的日记比较无趣,向往普林斯顿那个大师云集的时期!不过读完印象最深的却是,作者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竟然又重新考回读物理系(还是本科!)现在的大学生如果有这样的(相当于读了八年本科!),估计会被唾沫淹死吧。。。
评分 评分##小失误不少,译者不是专业人士。
评分##很多小错误,译者和编辑都不够严谨!
评分##数学果然还是一种自洽的直觉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