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杜·剋裏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5.12~1986.2.16),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語言,嚮西方全麵深入闡述東方哲學智慧的印度哲學傢。對西方哲學和宗教領域産生過重大影響。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被印度佛教徒肯定為“中觀”與“禪”的導師,而印度教教徒則承認他是徹悟的覺者。他一生走訪全球70多個國傢,他的演講被輯錄成超過80本書,並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包括美國、印度,歐洲和澳洲等全球範圍內都設有剋裏希那穆提基金會及學校,緻力於推廣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性理念。
在本書中,剋裏希那穆提以素有的親切態度,為讀者循序漸進地探索應如何具足自身的能量,去照徹光明自性。剋氏強調觀察的重要性,認為隻有透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纔是真正的解脫行動。不論他人有多麼老練、聰明、博學或是神聖,也不能點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過自己的領悟和冥想將它點燃。
##1p 沒有任何體製、修煉方法或“如何”可以帶來解脫,隻有觀察纔是真正的解脫行動。你必須去觀察,但不是透過彆人的眼睛。 7p 倘若我們關心的是整個人生,我們就不可能通過四分五裂的思想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會捨棄任何形式的權威,因為權威暗示著臣服、順從以及接受某個固定...
評分##剋裏希那穆提是很好的靈性導師,他對自我觀察的引導,遠超很多主張反思理論的西方學者。但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這種學習方式,尤其受過幾十年西方理性教育的現代人,按經驗很容易覺得剋氏是個忽悠。剋氏是真正在西方生活過很長時間的人,但他沒有急於去融入所謂主流文化,而是堅持獨立思考。當然可以看做對現代文明的反抗,但我覺得還是要親自去嘗試,像遊泳一樣。
評分##冥想與空性,愛
評分 評分白讀瞭兩天剋裏希那穆提,毫無長進,仍舊活在無序同混亂,焦慮,忿恨,妒忌,嗔怒,不安,欲望之中。信仰坍塌,濛受欺騙確實很糟,但更糟的是穆聖要我們點亮自性之光,不依靠任何權威(外在的同內在的),不搞偶像崇拜,不能假藉他人言論進行自我拯救,這就意味著不能扮作弱者去逃避恐懼,尋求庇護瞭,試問他所‘要求’的,‘頌揚’的,能有幾人可以做到?!這,就如同要求平凡人超凡脫聖,或超脫物外之人平凡一様,可謂難於上青天!(幾天前的感受。)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隔絕外道,覺察內心,不受製於思想(思想是記憶的產物,具有時間性,所以是有限的,連續不斷的, 陳舊的) ,不受製於時間,擯除自我意識,做到全然的全觀,便可到達至高無上,超脫時間之外的空境。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