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超,生於香港,早年留學法國,現從事藝術、設計教育及著述工作。2001 年成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現任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總監、故宮文化研發小組總監。曾任2010 年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中國國傢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研討會顧問、“智慧長河”展項展示深化設計專傢顧問及中國中央電視颱CCTV-9 紀錄頻道《故宮100》百集紀錄片創意藝術顧問。主要著作包括《不隻中國木建築》《筆紙中國畫》《大紫禁城——王者的軸綫》《國傢藝術·一章木椅》《國傢藝術·十二美人》《我的傢在紫禁城》係列叢書及《紫禁城100》等二十餘種。
對傳統的每一次深情迴望,都讓我們心生敬意。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很享受的關於中國傳統木建築的普及讀物,然而又不隻是講中國傳統木建築,更是講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藝術。
作者趙廣超先生從“傢”開始,述說中國人將“傢”與自然共處一室,把你帶入中國傳統木建築的大門,接著是伐木、文字 、高颱、標準、結構、鬥栱……四閤院 、風水、園林、裝飾等篇章,沒有教科書的刻闆,有的是諧趣甚至詩意雋永的語言,藉著建築與中外文化甚至中國古典詩詞之間的聯係,將中國傳統木建築文化娓娓道來。
##一直想買的書,無意在圖書館看到瞭...... 颱灣和香港的學者似乎總是很博學,特彆是對中國的傳統, 總會感覺他們對中國的傳統很有研究,確實如此. 文字清麗,對中國木建築也說得很特彆,角度很"優雅" 也許不夠深入,也許對我這樣的"黃法"小子是綽綽有餘瞭:)
評分##這是一本適閤在茶香氤氳中看的書。 首先目錄的觀感很好,每個章節帶瞭一小段類似題記的文字,給人朦朧的印象,忍不住翻開書深究。不同於其他科普類書籍,或者說更像一本浪漫的散文。排版看著很輕鬆明快,配圖有工整刻闆的建築,更多的是類似漫畫一樣的插圖,透著一股子小學語文...
評分##很好的古建入門。
評分##唯一的缺點,有些圖和文字對應不起來。其他都很棒。特彆是關於中西建築的對比
評分##種樹到大可以蓋房子,每個村都有木匠都有會造屋的能工巧匠,首先選擇瞭木頭之後改不過來瞭並不是中國沒有好石材;古人是草木未落斧斤不入山林,他們與自然相依偎;文字的大一統和書法的美感也與木造相契閤,有綫條有交集有骨架有優雅;所有的進步最後落到剛剛好纔止步,太大太小都會被淘汰;堂的高低是階級地位的象徵,高颱榭美宮室;改朝換代時,西方人象徵性放把火建築留下,中國人拆光燒毀蕩然無存纔罷休;建築與生活緊密相連,偏離生活越遠越有意味,金字塔和教堂都是神性和象徵,金字塔不讓進去是保險箱,教堂是站立開放的聖經希望每個人都進去;中國人的詩意是非物質的,因此雕塑建築工藝品被歸納為匠人造物;最高建築藝術在西方是教堂在中國是宮殿;中國人的石建築也仿木建築纔安心怡然,樟木為簷柏木鬥拱楠木為梁杉木為檁鬆木連簷;
評分 評分##此書相當於由中國木構感發的散文詩,零星的靈感與哲思很不少,就是太玄虛飄忽,我不太喜歡。 上周六在潘傢園舊書市場看到瞭梁老的著作《清式營造則例》,12開精裝81年一版一印。書商索價150元,覺得太貴,沒有買。第二天到地壇書市,買到瞭趙廣超先生的《不隻中國木建築》,秉燭夜讀,大快朵頤。 木材對我們這個民族而言,太重要瞭,趙先生所言,“木”這個字代錶著覆蓋...
評分##段落化的拼盤,有拼湊之嫌,對於要相對係統瞭解中國木構建築助益不多。內容兩星,另一星給手繪綫描圖和版式。
評分##庭院深深,一會兒寂寞梧桐,一會兒星落如雨。 先來翻翻,用來怡情、養眼、悅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