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著有《水浒源流新证》《中华文学五千年》《世界文学五千年》《元曲诵读》《食货金瓶梅:从吃饭穿衣看晚明人性》《水浒、西游探源》等。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它是如何由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原型,滚雪球般地成长为一个讲述以一百零八好汉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书以《水浒传》小说文本为基础,以各种史料为佐证,条分缕析地追溯了水浒故事的发生、发展和《水浒传》小说的写定过程,尤其是揭示了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和《水浒传》的隐秘联系,令人耳目一新。 书后所附《疑〈水浒传〉与摩尼教信仰有关》一文,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和民间宗教存在复杂联系这一基本事实。
##3.5分吧。其中涉及到今本水浒故事和南宋“洞庭湖起义”之关联的考据细致有理;但是涉及与其他文本乃至于摩尼教信仰之关联的部分比较牵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不如孙述宇远矣。水浒故事源头非常复杂,远远不是一本《宣和遗事》所能囊括,水浒作者的地理知识错漏百出,拼凑痕迹明显,钟相杨幺的洞庭湖义军当是其创作素材之一,而非全部,硬说宋江是从这里来的,还真不如孙述宇所论宋江其实源于岳飞有说服力。 吴本水浒原书不存,拿它立论靠不住。把水浒中两次出现的“蓼儿洼”推断为吴本水浒的设定,而今本水浒在修改过程中留下了痕迹,至于为何不把它从楚州搬到济州,则因为“有悖于宋江落败于淮南一带的历史事实”。可作者接着话锋一转,又说这些痕迹没什么,“因为《水浒》毕竟不是什么严谨的考据之作”,既然不是严谨的考据之作,那么有悖于历史事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精神分裂的表述,书里不少。极力把水浒往事实上,实在是抹杀了其作者在文学上的努力。公孙胜是最后写定时才确定的,盖因迎合嘉靖朝风气。
评分##3.5分吧。其中涉及到今本水浒故事和南宋“洞庭湖起义”之关联的考据细致有理;但是涉及与其他文本乃至于摩尼教信仰之关联的部分比较牵强。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