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羅斯柴爾德(John Rothchild) 與彼得·林奇閤著有《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財》等超級暢銷書,獨自著有《熊市之書》等。他曾擔任《華盛頓月刊》和《財富》雜誌的編輯,也曾為《時尚》《滾石》《時尚先生》以及其他雜誌撰寫文章。還參 加瞭《今日秀》《晚間商業報導》,以及CNBC的節目。
本書講述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代錶瞭華爾街20世紀後50年的發展史。本書以一個曆史的視角和文學的筆觸,展現瞭一個成功的投資傢族和他們的投資理念,以及華爾街那段波瀾壯闊的、有趣的、迷人的曆史。作為美國*成功的投資傢族之一,戴維斯傢族三代人的投資經曆,(可以)帶你領略一場終生難忘的華爾街投資之旅,見證一個傢族王朝的建立。
##其實很多這樣的傳記都是沒多大的參考價值,在某個時間某個環境中一個人成功瞭,這個對於一個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的你來說能有多大的參考意義? 這本書裏隻要學到《戴維斯雙殺》這麼一個簡單的思路就完全值瞭。彆的那些延續到孫子輩的傢族史就沒什麼意義。
評分 評分 評分##找到低於15倍市盈率,同時擁有7%-15%成長率的公司。 不一定要高增長纔能有收益,低價格低增長也有很驚人的收益。 戴維斯對周期股、科技股、銀行股、保險股做瞭很好的見解。我比較好奇,戴維斯後來還持有AIG嗎? 1950年,保險公司股票賣齣隻有4倍收益;10年後,已達到15至20倍收益,實現瞭3倍增長。假設戴維斯用4000美元從“美國保險”那裏購得1000股,(此例為虛構),公司從每股股票...
評分##迷人的危險
評分##我發現厲害的投資人都有共性。不論是查理芒格還是戴維斯傢族,他們都提倡節儉,把多餘的錢放入投資中使其獲得復利比將其花掉有意義地多。戴維斯第一代通過投資保險股獲得豐厚利潤,第二代投資瞭很多銀行股。他們傾嚮於價值性投資而避免投資高科技成長股(查理芒格也是),長期來看高科技成長股不如老牌的好股票。他們也追求長期投資,擁有極少的換手率。就我來說,找到幾個好的基金,並且減少換手率可能是後麵的投資方嚮吧。
評分##投資方法、美國百年經濟史、傢族傳承等方麵皆有涉及,但內容不深不淺,有雞肋之感。投資方法酷似彼得林奇,但不像林奇著作有詳實案例分析。經濟史作為背景呈現,有幾點很有意思。十多年的大蕭條嚇破瞭美國佬的膽,悲觀論、停滯論彌漫於空氣之中,酷愛負麵消息的媒體推波助瀾,但專利局卻一派忙碌景象。工業美國的餘暉漸漸暗淡,但美國人曆來以之為傲,想當然得認為那不過是暫時的蕭瑟,不想他們看不起的小快餐廳、小零售鋪正在北美大陸上編織巨網,在幾十年後成為美國的象徵。傢族傳承方麵,簡樸冷靜的品格世代相傳,在投資上新一代秉持學我者生類我者死的心態,根據自己的稟賦和興趣調整自己的投資路綫,但也偶爾能同時在一傢企業的會議上相聚。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