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正之笔》中,作者倪雅梅认为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她论证了颜真卿的重要地位是由11世纪几位有权势的文人人为制造出来的,他们希望通过与颜真卿正直的声名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将书品等同于人品,并且大力弘扬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以便把自己装扮成和颜真卿一样的人物。《中正之笔》讲述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将这种阐释作为达成自己政治意图的手段。
##读完发现也有趣的 给我很多新维度的思考 倪雅梅的切入点是唐代颜真卿和宋代士大夫文人阶层的关系 分析了苏黄米蔡四家为什么深受颜真卿书风影响 着力回答的问题是“如果颜真卿的书法并不美,为什么还在书法史上拥有显赫地位?”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颜真卿在书法史的特殊地位是被宋...
评分海外汉学都习惯这么写么?
评分 评分 评分##扬雄在《法言》说“书,心画也”,我们今天也经常说“字如其人、相由心生”,书法不仅是作为艺术鉴赏品而存在,更承载着文字背后所蕴含思想的力量。倪雅梅在《中正之笔》围绕着“如果颜真卿的书法并不美,为什么还在书法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这一问题展开探索,颜真卿的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书法的典范,不仅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因为其个人的忠义正直的历史形象在宋代被文人士大夫追捧的结果。从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再到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颜真卿的追捧者,究其原因则是颜真卿的人生经历符合他们对于完美儒家道德楷模形象的想象,引发了他们个人际遇的共鸣,所以从北宋中期开始,颜体逐渐成为法书,被收录进入各种官方书法丛帖,从此成为了书法史上的典范。从接受史的角度去研究书法传播,本书具有开先河的意义
评分 评分##以意逆志(宋人尊颜是否有政治寄托,书中阐述并不尽令人信服。反倒是最近博物馆展出事件引发的舆论,的确与本书主旨暗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