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專著有《抗爭宿命之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42—1976)研究》《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文學史寫作中的現代性問題》《光暈——文化政治視域中的延安文藝》(即齣)等。編著有《讀電影——經典藝術電影》《讀電影——最新藝術電影》《深圳新文學大係》等。
本書跳齣“重寫文學史”的怪圈,將文學史問題置於“知識考古/譜係學”的視域,其關注重心不是“曆史本身”,而是構造“曆史本身”的解釋、工具和方法。通過探詢各種以“文學”或“文學史”為名的話語之所以産生的條件,追問我們的文學史寫作是在哪些潛在的框架中展開的。
正如作者在闡述中不僅僅藉助瞭文學領域的知識資源,還廣泛涉及文化史和當代哲學,這本書的啓發意義也不限於文學專業,而是對理解普遍的人文學科的現代建製都有幫助。
##看來我對涼老師的濾鏡都是有理由的?
評分##10分,又是本講義,在福柯體係下的研究文學史方法和意義,德裏達的解構解決問題,清晰明瞭,受益匪淺
評分##68一代法國哲學傢無一不關心藝術問題,對藝術本體和技術維度提齣瞭豐富的理論,並對作品有明確的價值判斷。法國哲學在其實踐維度遭到白左貶值,與資本主義民主製一道淪為相對主義,屏蔽瞭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可能,建構齣消極的權力、非生産性的欲望,潛在維護瞭體製的穩固邏輯,是資本主義製度的卡塔西斯。李及其一派對藝術本體的拒斥來自1特定時空的話語建構2白左相對主義 與其封為宗旨的後殖民相悖390年代後學術標準化及美學熱潮退卻4學術體製下的論文規範要求附庸風雅 卻因學科區隔一知半解5齣身及藝術教育的缺失6報錯專業。其無法說明1為什麼不用大數據分析該時空的所有文本和非文本 而選取某一部分書寫2如何解釋自身的價值判斷3為什麼反對法國哲學曆史斷裂生命政治這些關鍵思想。本雅明《機械復製時代》最後一句話是對其最好的批判
評分 評分##這本書有兩點貫穿其中,一是知識考古學/譜係學方法的探討,關注點在於如何被建構,並特彆關注瞭在中國語境下很多觀點是如何推動“想象的共同體”——即作為現代民族國傢的中國的想象的,另外也多采用曆史化的方法進行討論;第二,文中多次提到薩義德《東方學》,而東方實際是西...
評分##宏觀框架與細部論述皆能令人心摺!在“知識考古/譜係學”的視閾下處理文學史問題,可謂是雄心勃勃,具體涉及到“曆史/製度/反文學史/中國性/現代性/文學性/個人性/日常生活/中國問題/中國方法”時,也創見層現。 福柯在將對象曆史化的同時始終不忘記將自己曆史化。他一再反對把自己變成“福柯主義”。他反復強調:“我在某一特定領域工作,我並不創造一種普遍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理論。”(《權力的眼睛》頁33)如果我們記住瞭福柯的提醒,如果我們能夠將福柯曆史化,並進而將我們對福柯的理解曆史化,我相信我們能夠理解福柯的意義,也將因此理解我們自己的工作。(390) 無論作為學術史還是個人生命史的一個部分,維持本書的原貌都比改寫或“補救”更有意義,這樣可以保留原有思路的運行軌跡及其所針對的問題情境。(18版後記)
評分##導論:知識考古/譜係學視域中的文學史問題 第一節:從重寫文學史到知識考古學、知識譜係學 這本書研究的是“文學史寫作”,運用知識考古學/譜係學的方法,揭示“文學史”甚至“文學”和“曆史”這些現代性概念的建構性,討論“文學史”是如何被不斷重寫的。知識考古學對“知識...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