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和主任,特殊津貼專傢,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同時擔任《經濟學季刊》主編,金融40人論壇成員。獲2009、201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奬、頭一屆和第二屆浦山國際經濟學奬(2008年、2010年)、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奬(2008年)。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政治經濟學、開放條件下的中國經濟增長以及農村發展。
席天揚,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
本書使用符閤國際規範的學術語言,闡釋中國製度、模式和道路,其主旨是基於多學科的研究視域,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不同的理論維度,來探討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體製的法理原則、政治基礎、經濟績效和治理邏輯。所謂 “中國新敘事”,是試圖構建一種創新性的語言,闡述中國特色政治、經濟體製的運行機製,使得中國道路和模式成為一種具有全球意義的敘事,用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來講中國的故事。它在邏輯上涵蓋瞭中華民族五韆年文明積澱的治國理政智慧,自鴉片戰爭以來全民族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曆史道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體國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探索現代化國傢道路的經驗和教訓,以及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全麵高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同時麵嚮未來,體現著繼往開來,為實現“兩個百年”宏偉藍圖而努力奮鬥的美好願景。
##內容挺好的,工具視角下的中國政經,但非要以中國自信的論調加以包裝,格調降得太低,尤其是姚洋的中性政府論,3.5吧
評分##半天讀完的。幾篇文章拼湊而成,邏輯連貫性和統一性偏差,重復的概念仍然存在。前四個章節理論性較強,單就每章節而言,邏輯性還不錯,可是理論分析有些玄對玄。後五個章節,有數據,有案例,有分析框架,每章節質量較高。 《中國新敘事》力圖“使用符閤國際規範的學術語言,闡釋中國製度、模式和道路”,它似乎認為,中國模式不是一個過渡模式,而是一個已經定型瞭的模式。倘若中國模式真的已經定型,那麼對它的辯護就會方便得多。不過,《中國新敘事》一書中較少直接使用“中國模式”一詞,而更多...
評分##有人打一星是因為前麵三章,我卻覺得這三章最精彩。後麵那些東西裏麵,張牧揚那一章還比較有趣,說官員的調動是為瞭解決一個測量能力的問題。這個想法比較有趣(雖然我也沒有完全被說服)。其他那些實證章節也可以翻一翻,但意思不大。 姚老師的第一到第三章非常有趣,構建瞭一個以中性政府為核心的框架。你可以不認可這個框架,但是我整體感覺這個框架內部邏輯是自洽的。而且很多人覺得姚老師搞儒傢沒前途,其實正體現他所謀者大,一切理論都有假設,那些無法驗證的假設一般就是一個哲學基礎,他在搭建這個哲學基礎。前三章提齣瞭非常多有趣的觀點,與美國政治學理論框架非常不同,我讀完還是覺得很eye-openning的。
評分徐高推薦,諸神之爭。起首幾篇能起到參與諸神之爭的作用估計,後麵的比較具體瞭。有研究兩會與礦難數量相互關係的,估計可以同樣解釋疫情起初未能及時上報的原因。法學的最看不下去…周黎安的影響貌似好大,一直看到好幾篇都是基於錦標賽理論。
評分徐高推薦,諸神之爭。起首幾篇能起到參與諸神之爭的作用估計,後麵的比較具體瞭。有研究兩會與礦難數量相互關係的,估計可以同樣解釋疫情起初未能及時上報的原因。法學的最看不下去…周黎安的影響貌似好大,一直看到好幾篇都是基於錦標賽理論。
評分 評分##看得到各位學者建立理論框架的努力,但說服力還不夠,尤其是有些文章的邏輯都不太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