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七零后。曾在《读库》《中堂闲话》上发表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著有《失败者的春秋》《小话西游》《传奇中的大唐》等书。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本书所述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历史。作者以《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史籍为底本,并结合新近考古资料,以年代为经,以国别为纬,考察了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事件。
战国历史本来纷繁复杂,加之秦始皇焚烧六国史书,更显扑朔迷离。晋国 的消失,强楚的一蹶不振,田齐的身死国灭乃至西秦最后定鼎天下,在史籍中多有自相矛盾的记述。本书没有照搬史书译文,简单罗列史实,而是利用史籍、研究著作和舆地等资料上下引证,多方比勘,力求再现大变局时代的历史图景。
在这本书中,有邦国兴亡之道,游士沉浮之思,也有英雄失路之悲,展现了一幅革故鼎新的多彩画卷。
本书由读库出品,新版订正了个别讹误。购买请移步读库天猫旗舰店。
##读完这本书,突然觉得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好悲哀。作者说,这个国度有史至今只有两个制度,周制分散权力而导致血流成河,秦制中央集权导致贪腐触目惊心。
评分##有些可惜的是没有与作者描述相关的地形图和形式图。 另外看作者的微博说,关于此书的某些想法变了,想看看是何想法。
评分 评分 评分##西门豹说: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主富库。商鞅说:反过来。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绵延至今。
评分##论史当然不一定要正襟危坐似的严肃古板,当然也可通俗易懂、跌宕有趣,但如作者这般在用词与行文间如网络爆款般的插科打诨,到底太显油滑了些,落到纸上时,难免有几分格格不入;其次作者虽然无意做整饬的历史考据,往往“姑取一说,不做考辨”,但连网上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段子、以及有明显错讹的史料也照搬,未免太不严谨。另外,对很多人称许的所谓作者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战国史视角的说法,我也不以为然,正如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所说:“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作者虽也聚焦于战国巨变与重要历史事件的解读,但其观点明显只是对前人观点的继承,如君主集权、士阶层的崛起、三家分晋与三晋封侯、商鞅变法的本质是尊君权、商鞅黑洞等,本质上皆是老生常谈罢了,并无多少新意。
评分##防疫两个月,无心阅读。被迫停下来,总算可以继续一直想读的书。这本书去年大热,卖到断货,一时洛阳纸贵。今天读完,作者最后说到:“接受秦制,就得忍受腐败,腐败到忍无可忍,于是天下分崩;回到周制,必然导致战乱,尸山血海之中,人心渴望统一。”何谓歧途?正道在哪?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疫情蔓延的世界,讨论秦制、周制,简直太有现实意义了。
评分##读完随手打的一点肤浅看法。 个人看来,秦朝的覆亡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完成了阶段性的统一大业,解决了国家的存亡问题之后,没能及时跟进政法的改革,对旧形势下严苛的国家制度进行纠错。相反还变本加厉地从生活生产和意识形态上加深对人民的剥削与管控,最终导致积压已久的社会...
评分##【从三家分晋说起】 司马迁写历史的时候,就深感史料不足,在“史记 独藏周室,以故灭” 后面,连写了两个“惜哉”,真是痛心之极。 一部战国史从何说起,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春秋》写到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敬王死后,是元王 即位。司马迁从周元王元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