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社会

中国与世界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强朝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0 平装 9787520151481

具体描述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斯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他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中国与世界:十八世纪至当代》(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奖)《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等。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因其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卓越成就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目前,他正在从事2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6卷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本书为读者全面而深入地回顾了从18世纪到1949年中国与西方世界和日本的关系,论述的重点时间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作者非常详细地论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解读它们对之后中国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例如,作者分析了,西方和日本在中国开设银行、修建铁路让中国对其产生依赖的程度。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平衡起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书写和翻译皆流畅,以经济互动为主。紧接着看了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决定给该书多加一星,那些自大的,意淫的,理论先行的毛病基本都没有。弱化1840鸦片战争的影响,强调1985之前清朝内部的变化,强调通商口岸和内地的差异,各地区各行业的差异,中央和地方的差异,上层和下层的差异。主要概念是“非正式帝国主义”“金融帝国主义”。整体都很好,只是最后一章一直说苏联几乎没有给共什么帮助,有点儿太幼稚了……

评分

##融入世界和独立自主,是近代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前进的两大主题,这两个主题时而相互矛盾,时而又相互促进,共同塑造了一条独特并曲折的追寻现代化道路。

评分

##书写和翻译皆流畅,以经济互动为主。紧接着看了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决定给该书多加一星,那些自大的,意淫的,理论先行的毛病基本都没有。弱化1840鸦片战争的影响,强调1985之前清朝内部的变化,强调通商口岸和内地的差异,各地区各行业的差异,中央和地方的差异,上层和下层的差异。主要概念是“非正式帝国主义”“金融帝国主义”。整体都很好,只是最后一章一直说苏联几乎没有给共什么帮助,有点儿太幼稚了……

评分

##欧洲人视角来写中国从18世纪之后的历史。 世界史优点,往往不在于史料,而在于框架。你可以不同意其看法,但也可以借此了解旁人看中国的维度。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满意的中立和客观,很难成为这类书的长处。 这本书特点之一,跳出了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框架,引入“世界社会”的概念,这个改变在本书中的含义是指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政治和经济两大支柱构成的,偶有文化。 作者将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一种交互式关系,影响往往是双向的,“对这种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仅仅是政客,中外商人群体(business men)同样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评分

##飞机延误一小时,刚好有更长一段时间来读这本书。今年越来越觉得看点历史挺好的,也许就不会对现在生活那么悲观。(但这本书也下架了)

评分

评分

##以前上学的时候对历史没有一点兴趣,关于历史课都是死记硬背的历史事件。这次看完这本书终于把清朝到近代的历史事件的点串起来了。比较刷新我的认识的是,清末的时候英国等国家其实并不准备像殖民印度那样殖民中国,因为殖民的话需要负责更长远的责任,并且殖民只适合比较广阔且荒芜的地区,他们只是想利用清政府的软弱落后,榨取所有经济利益。还有一点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在1945年以后面对国共之争的不站队的态度以及他们最初对在中国的期待是蒋介石领导下的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盟友。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