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董筱丹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
本书为温铁军团队继《八次危机》后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我国应对第1次通胀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既要应对民国延续下来的长期高通胀,又要处置经济发展所内生的新矛盾,正如作者所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中国共产党靠土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靠增量农产品稳定供给压低城市物价,成功吸纳了过量增发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中国靠乡村土改缓解了通胀危机,而大多数没有开展土地革命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难以从“发展陷阱” 中自拔。这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在经济上却又陷入了困境。对比中国经验,探寻如何应对此前半殖民地经济遗留下来的高通胀,归纳其经验和机制,对深化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指导世界各国应对通胀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种,去依附说的直白一点是国家剥削代替资本剥削,市场经济回归计划管控经济尤其是面对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的今天,压缩消耗,最终中国的人民扛,至于回不回的去,如何回去,如何养活这么多的食利阶层,还要备战美国,纠结利益集团允不允许,时过境迁让人不置可否
评分 评分 评分##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主义,中国的原始资本积累从何而来;接过国民政府的“烂账”和“通胀”,开国便迎来朝鲜战争,如何权衡大规模财政支出、赤字和超高通胀的压力?民间资本天然存在的投机趋利冲动下,如何稳定市场秩序?这本书里的故事是历史书寥寥带过,但极具启发性的一笔。这里固然有集权下的规模化、类军事化调配优势,但更有依靠广大农村对货币的吸纳、对粮食的贡献、天然稳定结构的特点。温铁军是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和那些动辄讲求工业、产业升级的专家相比,自然有不同视角。
评分 评分 评分##初步整理出的《去依附》思维导图,后续再行补充完善...... 建议读完本书后,接着读温铁军的《八次危机》,可在B站上同步搜索《十次危机》的讲座视频,颇受启发。 总之,建国初期面临的内外遗留问题、威胁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所固有并必然会发生的矛盾,主要被广大经历土改的乡村...
评分##理直气壮地说出了转嫁风险和剪刀差割韭菜的合理性。我CCP的财政策略是,一遇到通胀或者经济危机,立刻超发货币,用这些货币购买农民的粮食等其他必备物资,以此用来狙击城市投机资本。同时虽超发货币,但要抑制货币的流动性,老百姓卖掉东西得来的钱,仅仅成为银行里的一个数字。潜台词就是稳定没变,可下一波危机会更严重,按温的潜台词,那是西方霸权主义威胁形成的结果。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