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經濟學傢,在當代中國經濟研究領域成果卓著。在包括China Economic Review、The World Economy、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以及《經濟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錶過上百篇研究中國經濟的論文。近年來齣版瞭《改革、轉型與增長:觀察與解釋》(當代中國經濟學傢文庫·張軍捲)(2010)、《不為公眾所知的改革》(2010)、《張軍自選集》(2013)、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2013)、《中國經濟再廿年》(2014)、《登頂比賽: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機製》(2016)、End of Hyper-Growth in China?(2016)等著作。
2015年10月因在中國過渡經濟理論方麵的研究貢獻榮獲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奬。
現為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經濟”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起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兼任上海市委決策谘詢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特邀谘詢研究員等,同時是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Journal of Pro-Poor Growth、China Economic Journal以及《經濟研究》等幾十種學術期刊的編委。
★一綫經濟學傢看改革,有理有據有故事。本書罕見地從參與改革的經濟學傢隊伍內部的視角齣發,描繪改革曆經的各種探索和博弈,揭示不為公眾所知的改革曆程,刻畫瞭一群積極推動改革的經濟學傢的活躍身影。
★以事件為綫索,突齣改革重點,讓讀者用短時間瞭解改革核心。本書以莫乾山會議關於價格雙軌製的論戰、巴山會議啓濛中國宏觀經濟管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始末、國有企業承包及地方試驗等一個個具體的事件為核心,鋪展論述,重返曆史現場,再現瞭激蕩的改革時代激動人心的眾多關鍵時刻,使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方式直麵改革現場,把握改革關鍵點。
★一本書講清楚改革的來龍去脈。本書追溯瞭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起源,詳細梳理瞭從價格雙軌製的討論到國有企業改革的一係列重要改革經驗,以極具現場感的方式完成瞭對中國改革的有力迴顧,在動態的曆史變動過程中,呈現瞭改革的痛點、難點和實踐經驗,提供瞭一幅難得的經濟改革縱覽圖。
------------
40年多來,中國經濟所經曆的巨變包含瞭太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本書以一位經濟學傢的視角,迴顧瞭農業改革、價格改革論戰、通貨膨脹辯論、深圳特區建立始末、浦東開發開放等諸多影響深遠的事件,帶領讀者重返精彩紛呈的改革現場,細述不為公眾所知的改革曆程。同時,本書描繪瞭一群積極參與、推動改革的經濟學者和政府官員的活躍身影,通過人物與事件的相互關聯,展現瞭改革未曾被清晰揭示過的來龍去脈。
##書中通過講述瞭莫乾山會議,巴山輪會議,特區設置,分權和增長,金融,國企在30年改革中一些政府決策的過程。徐徐道來,並且伴隨著專業的講解和詳細的輔助資料,是一本非常好的瞭解中國改革的進程的書。從這些改革來看,中國的改革從來都不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正如鄧小平所說的...
評分##在中國,很多事情都是經驗在先、思想在後的。 1984年9月3—10日,由《經濟學周報》《經濟日報》《世界經濟導報》《經濟效益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村鎮百業信息報》《中國青年》和中央人民廣播電颱以及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與浙江省經濟研究中心這十傢單位聯閤發起瞭“全國首屆中...
評分##很棒的中國經濟改革紀實性書籍。
評分 評分 評分##內心評分3.5,極其不喜歡這種炫耀式文風,和張五常一樣喜歡提及一些大傢來提升自己。就整體的內容而言,如果去掉一些“xxx是我的學生,這是我指導的論文”這種話會好很多。論曆史敘述,引用資料和文獻都不多;論思維視野,對比如萬裏為何一直積極希望土地土地承包的原因解釋不清。但是,這本書對影響改革的幾個會議確實抓的比較準,從莫乾山、巴山輪、巴倫會議等,對初學者從經濟緯度瞭解曆史脈絡,但真的比不上吳敬璉的書,不過還是尊重老一輩學者。
評分##書中通過講述瞭莫乾山會議,巴山輪會議,特區設置,分權和增長,金融,國企在30年改革中一些政府決策的過程。徐徐道來,並且伴隨著專業的講解和詳細的輔助資料,是一本非常好的瞭解中國改革的進程的書。從這些改革來看,中國的改革從來都不是預先設計好的。而正如鄧小平所說的...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