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普魯 Annie Proulx
1935年生於康涅狄格州,美國當代重要作傢,曾獲普利策奬、美國國傢圖書奬、福剋納奬和薇拉文學奬等文學奬項,並於2017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終身成就奬”。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船訊》《手風琴罪案》《老謀深算》《樹民》,短篇小說集《心靈之歌》《斷背山》《惡土》《隨遇而安》等。
“懷俄明故事”係列之三《隨遇而安》共收錄短篇小說九篇,均以懷俄明州為背景。書中人物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先行者,他們告彆或輝煌或不堪的過去,來到這片蠻荒之地,尋求另一種人生。藉助神話傳說的力量,安妮·普魯將這些男人和女人的人生變成瞭小說,帶給讀者無盡的驚嘆。
“懷俄明故事”係列還包括《斷背山》《惡土》。
##安妮·普魯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作傢瞭!這是讀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雖然還是一樣的漫天風沙艱苦卓絕生死不定,但每篇小說都充滿獨特的且富有生命力的力量。最後一篇小說《壕溝裏的駑馬》太悲情瞭,讓我一下有瞭當年讀《活著》時的痛苦和感動。
評分##輕描淡寫的描繪沉重到無法承受的重,可能隻有這樣纔可以寫下去吧,那些生命不能承受的重,把它們變成文字足以壓垮任何一個人 或者說,那些身為故事中的每一個人,可能不是人,如果是人的話,怎麼活? 悲哀和絕望已經無法用語言描述,它滲透在每個角落裏,連呼吸都冰冷的。每個角色的“人”要脫離人本身的活著,像動物一樣依賴本性的活著就好……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隨遇而安的名字可以換成空。前麵幾篇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原本的筆調就是如此,很難代入,總是齣戲。但是後麵的明顯好瞭很多,所有的懷俄明故事裏都流露齣一種荒涼感。特彆是《驢的證詞》,可以改名《分手後一個人的徒步》。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基調,懷俄明的基調或許就是這種悲涼感吧。
評分 評分“我十四歲就齣來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打工瞭。居留地已經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瞭。”如果把《重現印第安戰爭》這篇與《樹民》對照起來讀,甚至還有吳煦斌的《一個暈倒在水池龐的印第安人》,會很有意思。同樣是對印第安人文化與身份的寫作,《樹民》是史詩、《一》是帶有科幻和末世色彩的都市傳說、《重》更有在場感。《我一直熱愛這地方》寫瞭一場多年戀情的消逝,《驢的證詞》大概是普魯筆下最浪漫的故事瞭:“他們已經互相錶達瞭他們所具有的人類與生俱來的墮落傾嚮,他們需要森林,需要睏難而孤獨的生活,需要她父親所謂的‘永恒的真實’……”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