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為方法

把自己作為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項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0-7-1 平裝 9787532176953

具體描述

項飆,1972年生於浙江溫州,1995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完成本科學習,1998年獲碩士學位,2003年獲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剋斯·普朗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獵身”:世界信息産業和印度技術勞工》等。

吳琦,《單讀》主編,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記者,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下一次將是烈火》譯者。

兩代學人,跨越北京、牛津、溫州、杭州、上海五地,曆時三年完成瞭這場談話。從項飆教授的個人經驗切入,追索一係列超越自我的問題,其中涉及對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的變化、知識共同體、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人類學方法論等題目的思考。這本書提供瞭一份對話實錄,也給齣瞭一種審視問題、 思維操練的方法——在自我泛濫的潮流中,如何給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創造性地建設身邊的小世界,在思想受睏的社會,如何迴答宏大的命題。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實在不知道怎麼說這本書。今天丹妮突然把最早的聊天記錄翻齣來,竟然是四年前的七月此時,當時哪知道做一本書要這麼久,每天都想著明天就要辭職齣去搞創作,反倒是世界的苦悶和顛倒從那時就有苗頭瞭。拿到書以後覺得陌生,自己的狀態大概也徹底變瞭,盡管還是會抱怨,但比當時確信多瞭,知道既然選擇瞭就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所以在稿子最後一次修改時,在結尾加上一句話,對話的精神、帶有反思的實踐不應停止,我們所選擇的生活與研究都要繼續下去。這一路沒有想象得那麼孤獨,反而不斷遇見互相啓發彼此督促的戰友。多麼值得。

評分

評分

實在不知道怎麼說這本書。今天丹妮突然把最早的聊天記錄翻齣來,竟然是四年前的七月此時,當時哪知道做一本書要這麼久,每天都想著明天就要辭職齣去搞創作,反倒是世界的苦悶和顛倒從那時就有苗頭瞭。拿到書以後覺得陌生,自己的狀態大概也徹底變瞭,盡管還是會抱怨,但比當時確信多瞭,知道既然選擇瞭就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所以在稿子最後一次修改時,在結尾加上一句話,對話的精神、帶有反思的實踐不應停止,我們所選擇的生活與研究都要繼續下去。這一路沒有想象得那麼孤獨,反而不斷遇見互相啓發彼此督促的戰友。多麼值得。

評分

##項飆老師是一位很理想的對話者。對我來說,這本書解答瞭一些問題,遺留瞭一些問題,並製造瞭更多問題;我成為瞭一個問題的問題,需要從自己的問題去解決更大的問題。因為這些年編輯瞭非常非常多對話稿,對這種呈現方式感到親切,也會在閱讀時考慮如果是我來操作會如何提問或編排。答者和問者的坦誠對於一次對話來講非常重要,前者是針對自己的欠缺不足,後者是針對當下的迷茫無力,這些部分或許也可以投射到讀者身上,激發齣更多“有機”的想象與對話。 對《把自己作為方法》這本書真正産生興趣,是在看到一個朋友貼齣她無法認同的項飆的觀點之後,在那段話裏,項飆將“文革”比作古希臘悲劇,並肯定它閤理性的一麵。而我現在反而對這種明顯偏左的立場更有好感,盡管他們的結論並不能真正說服我,但我感到,偏左的人比偏右的人更...  

評分

##讀濛田的時候,最好奇和疑惑的一點是,你的自我如何對他人有意義?濛田一直在絮絮叨叨一些最私人的瑣事,包括一些最微不足道的習慣,他怎麼吃飯,他如何如廁。為什麼我們都能讀得如此津津有味,而不感到任何來自egoism的冒犯?多年之後,我慢慢明白,濛田在敘述他自己的時候,敘述的是一個人,而不是在為這個人辯護。像看待他人一樣公正、誠懇地看待自己。談論這個人的優點,缺陷,不偏好,不誇耀,弄明白。畢竟對於這個自我,沒有其他任何人比我們自己更熟悉。這就是為什麼整本書裏充斥著“對我來說”“我認為”“我跟彆人不一樣”,但是卻沒有任何冒犯和不適之感的原因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