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有意思

考古有意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衛紅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信齣版集團 2020-10 平裝 9787521721171

具體描述

許衛紅,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係,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現任秦鹹陽城考古發掘活動的領隊。曾跟隨“兵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參與瞭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三號坑的考古挖掘工作。2009年擔任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科的科研領隊,這是兵馬俑第一次科學係統規劃的考古發掘,秦俑的諸多新發現也在此次考古工作中被世人所知。

曾在《國寶檔案》和《百傢講壇》“鎮館之寶”擔任主講人,個人事跡曾得到《嘉人》和《中國婦女雜誌》的采訪,曾在一席開展考古主題的講座。

考古大咖寫給大眾的考古版尋秦記!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和秦鹹陽城發掘領隊許衛紅根據30年來親曆的發掘現場,結閤秦帝都鹹陽60年的考古發掘成果,從考古發現的物質憑證,講述史書上沒有記載的秦人生活場景、秦國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創造的絢爛文化。跟隨考古大咖,真正看懂兵馬俑,讀懂秦王朝。

在博物館柔和燈光下展齣的是國寶,而不被人注意的爛土、殘磚、石塊同樣鎸刻著獨有的秦國密碼。

他們從空心磚殘塊、骨器殘片拼閤齣史書上缺失的秦國匠人、軍官、公務員、貴族的真實生活場景,從齣土的秦詔版發現秦二世鬍亥的另一麵,從石磐殘塊看齣秦帝國雄厚的實力和對傳統禮製的繼承,從齣土銅劍、車跡彩繪,發現秦人的細緻浪漫、超前的環保節約理念以及對外來文明的兼收並蓄。

考古從來不是為瞭探寶,而是透物見人,與古人對話。無論是被展齣的精美文物,還是無法被移動的遺址遺跡,考古人都親手撫摸過,研讀過,喚醒他們內在的生命力和鮮活的故事,中國文明的發生、發展,如同長捲畫軸,慢慢鋪展。

用戶評價

評分

##在今年的考古相關閱讀中,前有樊錦詩娓娓道來之《我心歸處是敦煌》,後有瑪麗·比爾德重建生活場景之《龐貝:一座羅馬城市的生與死》;而讀到徐衛紅,我既看到瞭樊錦詩式的,把個人經曆融閤於整片秦鹹陽城遺跡的寫法,又看到瞭鬍子女士式的,分類型、分領域,一磚一瓦構築起秦國當年從生活到行政、從軍事到禮儀等方方麵麵的三維圖景。而考古之苦與難,曆史之誤傳與真相,又豈止是這兩三本書說得清的。願這無限接近真相的考古學,能夠在迷霧中,還原齣更多真實的情景;願曆史遺物在迴歸本境的過程中,讓考古人在做著曆史拾遺者的同時享受到更多考古科研的價值。

評分

##搞不懂豆瓣書籍現在的讀者,國外專業書籍差評都是“讀不懂所以翻譯不好差評”,國內專業書籍反正隻要大傢就無條件吹捧。放到這種寫給非專業讀者的書裏麵,又要用專業的評判標準去給人傢差評,在這種書上說人傢不夠專業顯示不瞭你們什麼水平。

評分

##隻能說,考古和曆史的確是倆學科。考古久瞭,就對秦製充滿瞭崇拜,進而成瞭秦製的鼓吹者。

評分

鹹陽城的部分比兵馬俑更宏大更好看,有些學術推論講齣來像偵探小說一樣津津有味

評分

評分

評分

##考古確實有意思,但這本書確實沒意思

評分

評分

##一綫考古人的現場報告,文字淺顯易懂。更難得的是經常“腦洞大開”,從一件小器物即可想象齣秦帝國從帝王至黔首的生活風貌。如此風格正正體現瞭蘇秉琦先生那句“考古是你隻有想到什麼,纔有可能挖到什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