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妮,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调入深圳工作。1985年进入深圳市文艺创作室。1985-1987年就读北京鲁迅文学院;1987-1989年就读南京大学作家班。著有《傍海人家》《澳门岁月》《人在深圳》《雨中凤凰》等作品。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终于下决心住进了精神病院。
本书记录了作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对于精神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作者身处其中,痛并感受着这个沉默而边缘的群体的忧欢苦乐,揭开的是笼罩其上的误读与偏见,还原具体鲜活的人的样貌。作者记录了精神病院内的“伤心人”;借以烛照的,则是整个社会人心。
源于自救与救人的强烈意愿,李兰妮抱病阅读、参考了中西方大量相关书籍,梳理出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原因,书中回顾了中国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历史,提示种种有关精神疾病治疗的曲折路径及发展理念。在这片文学很难触及的领域,本书以独特的表现力与强烈的人文关怀具备了超越文学的社会价值。
既是患者又是作家,走出精神病院的李兰妮说:身处孤独绝望的人啊,你要相信,野地里,一定会有一束爱的灵光为你而来,陪你走出无人旷野。
本书收入广州惠爱医院、北京北医六院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直到最后一章才仿佛从极微小的缝隙中窥见了抑郁症的黑暗和可怕……之前甚至一度在怀疑这么一位理智又坚强的老师为什么要去住精神病院,是为取材吗?是哗众取宠吗?致敬李老师。
评分##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说其特殊,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异于大多数人即常人,异于一般的规范即所谓“普世”的准则。一般而言,精神病有器质性和心因性两种类型。器质性精神病,指物质性的神经出现问题而导致的行为异常,此类患者通常被称为神经病。心因性,指主观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从“讳疾忌医”说起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读完以后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样一个成语“讳疾忌医”,作者李兰妮以她独有的女性学养、眼界、语言,以及对“精神病人”的关注,自己以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身份独身一人先后到...
评分##都说艺术家们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神经,看到的、听到的似乎和一般人不大一样呢?不过,平凡人是大多数人,纵使有那么一小部分在这个社会上病了,可能也无伤大雅吧,不过一旦他们相聚到一起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近期,也已不算近期了,才看完李兰妮写就的《野地灵光》一书。该如何...
评分##作者经历南北两地的治疗,在我看来感官上很不同,广州的医院似乎是黑暗的,病人有暴力倾向的,重度抑郁,也多是重症。在北京,同室病友症状似乎没那么严重,大家聊天之间还带着一点逗趣。我身边也有亲戚得了重度抑郁最后自杀,也有轻度抑郁的小孩子,我觉得他们心里的某扇窗应该是暂时关上,只要有微光透过,迟早会打开,衷心希望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治愈。
评分##我实在读不下去,可能没有共情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