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妮,深圳市作傢協會主席,廣東省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81年開始發錶文學作品。1983年調入深圳工作。1985年進入深圳市文藝創作室。1985-1987年就讀北京魯迅文學院;1987-1989年就讀南京大學作傢班。著有《傍海人傢》《澳門歲月》《人在深圳》《雨中鳳凰》等作品。代錶作:長篇紀實文學《曠野無人——一個抑鬱癥患者的精神檔案》《我因思愛成病——狗醫生周樂樂和病人李蘭妮》。
身患重度抑鬱癥十餘年的作傢李蘭妮,終於下決心住進瞭精神病院。
本書記錄瞭作者住院治療的過程以及對於精神病院內部的微觀察,描繪瞭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作者身處其中,痛並感受著這個沉默而邊緣的群體的憂歡苦樂,揭開的是籠罩其上的誤讀與偏見,還原具體鮮活的人的樣貌。作者記錄瞭精神病院內的“傷心人”;藉以燭照的,則是整個社會人心。
源於自救與救人的強烈意願,李蘭妮抱病閱讀、參考瞭中西方大量相關書籍,梳理齣精神疾病發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會原因,書中迴顧瞭中國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曆史,提示種種有關精神疾病治療的麯摺路徑及發展理念。在這片文學很難觸及的領域,本書以獨特的錶現力與強烈的人文關懷具備瞭超越文學的社會價值。
既是患者又是作傢,走齣精神病院的李蘭妮說:身處孤獨絕望的人啊,你要相信,野地裏,一定會有一束愛的靈光為你而來,陪你走齣無人曠野。
本書收入廣州惠愛醫院、北京北醫六院大量珍貴曆史照片。
##對不起瞭 實在太糟糕.....??? 國內這種題材好像《天纔在左瘋子在右》是巔峰
評分 評分##小說一般的紀實文學作品。帶你深入到精神病院的生活——南以廣州惠愛醫院為代錶;北以北醫六院為代錶。形形色色的病人,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毒(抑鬱、躁狂、精神分裂、自戀型人格障礙、進食障礙、創後應激障礙……)還有一個“共病”,加法的意思。 在書中可以簡略地瞭解國內精神病領域的發展曆程——包括:醫院的建設、人纔的培養、治療方案等。 文字樸實生動有趣,冒險一般的體驗,閱讀體驗很好。 這本書很真實:從病人的癥狀、陪護人的反應、醫生護士的工作、住院的環境等……可以真實瞭解到這一隱秘角落發生著的事。 作傢李蘭妮在創作瞭長篇紀實文學《曠野無人——一個抑鬱癥患者的精神檔案》和《我因思愛成病——狗醫生周樂樂和病人李蘭妮》之後,再次聚焦心理健康這個社會課題,以個人親身經曆為題材,撰寫瞭這部《野地靈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這是作者關於精神疾病患者的又一部專著,這...
評分##行文風格真的太無聊瞭,絲毫沒有辦法吸引我讀下去,我看評論裡推薦天纔在左瘋子在右是真的有點無語,而且還有說抑鬱癥患者寫抑鬱確實不行,我真是?患者不寫難道你們健全人寫嗎?您是否考慮過是您自己書實在讀得太少呢?
評分 評分##直到最後一章纔仿佛從極微小的縫隙中窺見瞭抑鬱癥的黑暗和可怕……之前甚至一度在懷疑這麼一位理智又堅強的老師為什麼要去住精神病院,是為取材嗎?是嘩眾取寵嗎?緻敬李老師。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