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沙地人,垦荒者和流浪汉生养的儿子,1993年8月始居住在北京,经数度搬迁,从王府井来到了回龙观,随后从老家接娶了妻子,随后又有了一个儿子,其间换过许多职业,家庭教师,外企中文教员,时尚杂志专栏作家,大学网站主编,演出公司项目策划,地理杂志编辑,日报记者,戏剧导演,美食杂志出版人,影像作家,样态设计师,大学客座教师,当代艺术鞭尸人,影像写作倡导者,由实而虚,直至无业:一位从不写诗的诗人。"北京犹如沙地,是流浪汉们的故乡。"他说。因而他的命和他的父母一样,是垦荒。
就像慕布里奇在一百多年前独自面对一个裸女、一位骑手、一个婴儿或是一只手,一次次按下快门线,写下一首首轻盈的循环短诗,影像写作者将以自己的孤独还“光体”最初的纯洁。在巴赞的“完整的电影”梦想破灭之处,时代将重新出发,走向“完整的世界之影”。它不再试图实施对世界的完整模拟,而是要在众多偏面的、受局限的个人的无限写作中求得语言与面目的完整。它既不完全嵌入世界,也不在意替代世界,它将自成世界。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光体不再只由反光与阴影织成,更多地,将是发光粒子本身,它的单位亮度紧追着太阳。在我们直视太阳之后,我们眼前会漂满黑斑。人类或许能够克服直视人造光源对于眼睛的伤害,但将难以避免直视更为强大的孤独巨人创造的影像对我们内心那双眼睛的刺痛。那些我们无法直视的瞬间,我们无法直视的他人命运,将变成一束束细小尖锐的光直接刺入我们内心那双眼睛,在它们的视网膜上留下飘动黑斑。
电影已经终结,影像写作刚刚被发明。日出之时,“世界之影”已初现其动人的轮廓。走近它,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对独行之乐永不枯竭的热情。
##成为各走各路的独行侠吧!
评分##康赫属于这个时代为数不多且还在不断减少的把写作当成信仰、不认可“生活只是吃喝拉撒睡”的那种作者。读他的作品有时并不确定懂了,但相信值得反复去读。
评分 评分 评分##虽然很喜欢摄影,但喜欢拍的还是静物居多。这部书打开了一个未知的盒子,“正反打”语法,物理关系,空间关系,精神关系......在影像拍摄中,原来有这么多高级的玩法。我再看一部影片时,会把书中看到的对应到影片中,觉得很有意思,看到了电影的另一个层面。如果一开始我觉得这本书就算打了折还很贵,那么当我看了两章的内容,我忍不住大声的朗读出来......这绝对是一本物超所值的书,可以随时翻阅学习的书。
评分##所以那些叫嚣电影已死的人心疼的是自己栖身于电影这个庞大属类中时所分享的荣耀,而影像书写的传统不会断绝。从电影代替戏剧成为社会性仪式结束那天起,电影,从艺术与法到制作模式,将会迎来彻底的革命。当然,这样的革命现在就应该开始。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