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自1977年起先後考入南京醫學院醫學係、南開大學社會學係和南京大學曆史學係,並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本選題全稱《重建中國社會學:40位社會學傢口述實錄(1979—2019)》,旨在通過訪談自中國社會學恢復與重建以來成長起來的40位華人社會學傢——例如蘇國勛、周曉虹、邊燕傑、趙鼎新、周雪光、林南、謝宇、葉啓正等人,探索中國社會學40年來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嚮、對中國社會變遷及改革開放的認識等。在中國社會學恢復與重建40周年之際,本選題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快速發展、整體提高的最好證實,將對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年輕一代的社會學的想象力和學術水平的提升、大眾對社會學的理解産生重要的影響。
##最大的感慨在於人生其實是由一些平平凡凡的際遇構成的,影響的因素有很多,而自己能決定的很少。而持續的閱讀和不斷的思考纔能以不便應萬變,跟上其他的變化。
評分##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已經走過瞭百年曆史。上世紀50年代高校院係調整後,社會學教學與研究中斷。《重建中國社會學》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現中國社會學的重建之路,這40位講述者多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學習社會學的研究者,其中不少人成為瞭現今的學科骨乾,他們都是中國社會學重建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無論是研究社會學的學科史,還是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個人史,《重建中國社會學》都是一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獻。
評分前天下單,昨日中午到貨,坐在床上從2點一直讀到8點。非常棒的書,是一份未來會被人反復查閱的寶貴資料。裏麵一些八卦令人印象深刻,比如zdx老師談他當年想去fd大學教書結果被領導澆一盆冷水。可以想見的是,哪些人入選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也必然會得罪沒入選的人,所以體製內大佬基本都入選(但這也造成個彆口述質量明顯低於其他),但孫立平、鄭也夫、李銀河和郭於華的缺失還是有些遺憾。書前麵的照片很寶貴!
評分##從每個人的曆程和思考中獲得力量,並覺得自己也有可能性
評分##看過周敏老師那篇深受鼓舞,一個能夠堅持十年每天早餐三點起床寫作的女人!我趕緊換瞭一張publish or perish的手機壁紙,真正的戰役纔剛剛開始!
評分##主要看瞭本土化的部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