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尔斯·韦贝尔 著
德国锡根大学新德语文学专业的教授。曾在欧洲多所大学执教。他的研究重点包括社会性昆虫、社会自描写、文学及其媒介,以及文学的地缘政治。
【内容简介】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了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编辑推荐】
☆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
☆ 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 塑造人类文明的,是个体的自由,还是集体的逻辑?
☆ 政治制度、战争体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全部隐喻
【本书获誉】
这本书的主题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蚂蚁是唯一的镜子,让人类可以将自己视为群众和集体的存在。甚至像韦贝尔展示的那样,我们与宇宙外星人的相似程度也无法和我们与小邻居们的亲密程度相比。
——《南德意志报》
韦贝尔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永远不会忽视蚂蚁的隐喻在科学和文学中的反馈作用。正是由于蚂蚁以社交昆虫的身份出现,并具有集体智慧的特征,所以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被象征性地解读——尽管情况大不相同。
——《文学世界》
韦贝尔原创性的文化史……预示了未来。在未来,塑造我们世界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集体的逻辑。
——《文化时间》
##这本书的一个优点是描绘了人们如何看待最多样化的社会模式。法西斯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利他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都能在蚂蚁身上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这种对比都能在细节上得到应证,蚂蚁的丰富性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我们启示。
评分 评分 评分##正如尼尔斯·韦贝尔在《蚂蚁社会》中所说,人们喜欢以蚂蚁这样的生物来类比人类。维吉尔在《农事诗》称蚂蚁一起劳作,一起休息,然后与其他带有浪漫倾向的人们如艺术家莱辛与政治家克鲁泡特金齐声赞美蚂蚁是完全的利他主义,并把它们看作是人类应该学习的对象或应该达成的理想...
评分 评分##防疫在家期间阅读,非常应景的一本书。从文学出发,不止于文学。窥探流行文化,洞悉社会科学,辐射生物学人类学。人类永远可以从蚂蚁社会获得灵感。
评分本文首发《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绮婷 蚂蚁作为人类社会的隐喻由来已久,从伊索寓言里的勤劳个体象征,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公民,到赫胥黎的未来人类社会形态比拟,再到当代科幻电影中的超级有机体文明……的形象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因循着历史、文化、政治和技术语境的变化而被赋...
评分##《蚂蚁社会》并非简单的这样类比,大量的学者,大量的作家用蚂蚁来论证这种类比,而在这本论著之中,这些观点研究就汇聚于此,材料庞大而具体。这就是一部关于蚂蚁和人类类比这种最常见论述的“百科全书”,这有着大量的前人智慧结晶,当然也有着作者自己的精心研究。这本书虽然不好读,但确非常有趣而实际。
评分将人比做蚂蚁,恐怕称不上是愉悦的类比。置于广阔天地间,众生渺小,所能掌控者寥寥。然而观察蚂蚁,思考人类社会与其异同,非但不是偏门,还吸引了历代许多学者。德国学者尼尔斯·韦贝儿便在《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一书中,探索各种关于蚂蚁社会的观点。 蚂蚁,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