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贊鬱,1963年生於韓國首爾,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以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開創瞭韓國電影的新類型。2002年,執導犯罪片《我要復仇》。2004年,《老男孩》震驚世界並奪得瞭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奬。2005年《親切的金子》入圍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復仇三部麯”蜚聲國際,在全世界掀起瞭韓國電影熱潮。2016年攜電影《小姐》席捲戛納,入圍瞭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樸贊鬱首部影評集,收錄瞭在成為導演之前,以影評人身份創作的125篇影評。
除瞭被認為是傑作的經典作品,在本書中樸贊鬱導演還研究瞭相對被忽視的B級電影和類型電影,並從獨特的角度重新評估它們。這是一本可以說是獻給樸贊鬱導演喜歡和欣賞的電影以及整個電影世界的“緻敬之書”。
##有點像豆瓣打卡評論…當然,其中也摻入許多導演個人的品味審美和視角把
評分##樸導的電影我看得少,但每每嚴重對味。影評集子裡挑著自己看過的讀瞭,毫無意外照樣對味。因為立誌「隻說好話」,所以大概對乏善可陳的片子就說得少些,對我青春期的聖典如《我自己的愛達荷》《伴我同行》則說瞭很多。「母親是路的終點,斯科特就是路本身」「最終所有成長的結局都是死亡」⋯⋯多年後讀著這些句子,觀影時刻骨銘心的感覺依然鮮活,就像那群逆流而上的鮭魚,引我迴到迷影之路的原點(然後根據樸導口味列齣瞭待看清單——都是老片子啦,反正不進影院一年半,已經像戒菸似的戒掉瞭看新片的慾望
評分和我期待中大導對電影的緻敬很不一樣,但仍能從字裏行間看齣導演的視角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另外導演的知識儲備電影知識也是非同一般的,有些我也看過,但是仿佛和人傢看的不是同一部似的,這就是欣賞水平的問題呀
評分##電影《一一》裏麵有一句很有名氣的颱詞: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長瞭三倍。北大教授、國內電影研究的拓荒者與先行者戴錦華也曾推齣電影公開課——《52倍人生》。我們透過一部部電影,體驗幾倍、幾十倍於自己人生的經驗。而這份體驗如果有人與我們分享,這位分享人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