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夫·古尔森
英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及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他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生物学,现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教授,并于2006年创立熊蜂保护基金会。著有多部书籍,其中《螫针的故事》被评为《西雅图时报》年度☆佳图书,入围2013年塞缪尔·约翰逊奖。2015年入选《BBC野生动物杂志》评出的“五十位环保英雄”榜。
译者简介
王红斌,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译者、科普作家。
冉浩,动物学者、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动物王朝》《蚂蚁之美》《寻蚁记》等书。
审校者简介
三蝶纪,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机智幽默、对大自然充满孩童般热爱的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绝对是理想的旅行伴侣,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到萨塞克斯郡的灌木丛,从东欧的波兰到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跟随他的脚步,我们得以发觉,原来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丰富多样的蜂儿正嗡嗡谱写着生命的乐章。非凡的昆虫世界里,隐藏着令人着迷的博物学真相。这是一段纵贯全球的寻蜂旅程,也是献给坚韧自然的生命赞歌。
##全书的八个章节,即是八个截然不同的生境的寻蜂故事。在旅途中有颇多令人意外的发现,也让作为读者的我获得了很多全新的认知。比如说军事训练区、工业的废弃用地,都能意外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保护区。对一片荒野的“再野化”粗放管理,环境可能好于精细化管理的保护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影响着波兰农场的生产方式和当地的熊蜂种群……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不同的物种,如何保护蜂群,人类还需要做太多的改变和探索。
评分##才知道小时候抓到的大蜜蜂?叫熊蜂。读起来很舒服的一本书,关于熊蜂,关于生态,关于人与环境。近郊的“再野化”看着确实是比较“经济”的方案,不用太多以来人类干预,真正回归自然。
评分 评分##寻蜂记,不仅仅是寻蜂记,更是大自然探险记和人与自然关系探索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内容很好,不过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捏住一端然后弯曲书本,纸张之间的磨蹭会造出一种电闪雷鸣的声音(其他书几乎没有声音),甚至可以来一小段协奏曲,好玩到停不下来。。-_-
评分##内容很好,不过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捏住一端然后弯曲书本,纸张之间的磨蹭会造出一种电闪雷鸣的声音(其他书几乎没有声音),甚至可以来一小段协奏曲,好玩到停不下来。。-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