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Sven Hedin)
齣生於斯德哥爾摩,瑞典探險傢、地理學傢、地形學傢、攝影傢。師從德國地理學傢和中國學專傢李希霍芬,一生從事探險事業,數次深入亞洲腹地進行探險考察。因為親身走過瞭中國西域大片空白區域和發現樓蘭古城而名聲大噪。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星燦、《失落的衛星》作者劉子超推薦!
國內首次完整引進,“西域探險之父”斯文·赫定第四次亞洲探險全記錄。
完整展現1899~1901斯文·赫定探險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三年。
◉ 編輯推薦
斯文·赫定第四次深入亞洲腹地考察的實錄,
一百多年前我國新疆 、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生動寫照。
斯文 ·赫定的遊記,一如他的素描,真實、樸素而傳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陳星燦
一場非凡的發現之旅,一次動魄的閱讀體驗。
——《失落的衛星》作者劉子超
這是一部關於探險傢的真實日常之作,完整呈現斯文·赫定成果斐然的一次亞洲探險。
全書用類似日記的形式重現在淒涼孤寂的荒野中度過的每一天,記錄沿途三年間 6000 多英裏路程的波瀾壯闊。穿越塔剋拉瑪乾沙漠,發現沉睡的樓蘭古城,考察古羅布泊風貌,再次踏足西藏高原,嚮著神聖的拉薩一路前行。
◉ 內容簡介
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亞洲之旅並不順利,一路驚險連連,從藏北進入拉薩的嘗試宣告失敗,他和旅隊不得不穿過大片未知的土地,迴到羅布荒原,為再次進藏做準備。整夜的大風暴過後,一座消失已久的古城—樓蘭齣現在他們麵前,為這支備受打擊的旅隊帶來瞭巨大驚喜,也為新疆現代考古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最終,他們未能抵達拉薩,但發現樓蘭古城、重新界定羅布泊的位置等成果讓這次亞洲之旅成為傳奇。
##1899年仲夏,斯文·赫定開啓瞭他的第四次亞洲探險,這次旅程的目的地是神秘的東方聖城—拉薩。探險從斯德哥爾摩開啓,一路嚮東,經轉奧什,翻越群山,抵達喀什,並試圖從新疆境內進入西藏。6000多英裏路程中,挑戰“死亡之地”塔剋拉瑪乾的沙海和酷寒,誤打誤撞進入羅布泊,學習當地歌謠……這是一次西藏自然和人文的真實寫照。
評分##P66 過於瑣細...... 誰不願意多說說他無比幸福的時光?
評分##難以想象
評分 評分##首先作者的壯舉是值得肯定,實體書的裝幀也很好,但這類題材或者隻能適閤少數人,對於目前的我來說,比較難有共鳴,書中比較觸動我的一章就是談到野駱駝那節,在罕無人跡的茫茫荒野中,可以生存的物種之一。 斯文·赫定何許人也? 1865年2月19日,斯文赫定誕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個中産階級傢庭。15歲時,他在瑞典目睹瞭極地探險傢諾登捨爾德從北冰洋航行中凱鏇。從此之後,他受到激發,決心成為探險傢。 19歲時(中學剛畢業),諾貝爾投資沙皇俄國中亞巴庫油田,當地一位工程師想...
評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星燦、《失落的衛星》作者劉子超推薦! “西域探險之父”斯文•赫定重磅探險日誌首次引進震驚中外的第四次亞洲探險全記錄! 全書用類似日記的形式重現在淒涼孤寂的荒野中度過的每一天,記錄沿途三年間 6000 多英裏路程的波瀾壯闊。穿越塔剋拉瑪乾沙漠,發現沉睡的樓蘭古城,考察古羅布泊風貌,再次踏足西藏高原,嚮著神聖的拉薩一路前行。
評分 評分##有人說,斯文·赫定的旅行是為瞭給瑞典政府工作,主要是為瞭侵占西藏做做前期準備,所以纔能有大量的資金支持以及各個關卡的綠燈。但說實在的,閱讀他的文字時我並沒有這種感受,若文如其人,那我所感受到的斯文·赫定大概就像個頑童,把眾人當成冒險和捨命的事情當成瞭自己的玩具,認認真真地擺弄著,記錄著。他醉心於此,除瞭到達和探索未知,大概沒有什麼強烈的目的性。正因為有單純而堅定的心境,他纔能屏蔽常人看來艱苦絕倫的東西,笑嗬嗬地走下去。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